略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与苏区精神

时间:2022-10-30 09:54:30

摘要: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一直到抗战前,项英、等领导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和地方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实现了由正规战向游击战、苏区斗争方式向游击区斗争方式的战略转变,保存了革命力量,有力地配合和掩护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于中国革命在新阶段的开展中起了推动机的作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苏区精神的革命实践,现今传承和发扬苏区精神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游击战争;苏区精神

引 言

1934年10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丰富和扩大了“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党和人民军队在苏区时期后至抗战前革命精神的实践反映。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贡献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打击、消耗了进犯各苏区和游击区的军队,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保持了党在南方八省的战略支点,为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基本条件,掩护和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牵制和吸引了几十万军队,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并与主力红军长征形成相互策应的两大战场,为主力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作用

1、接替主力红军防务,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间接保障。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决定在瑞金成立由项英、瞿秋白、、陈潭秋、贺昌等组成的中央分局,项英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为主任。不久又宣布成立由项英兼任司令员的中央军区,指挥江西、福建、闽赣、赣南及闽浙赣5个军区(闽北分区在内) 及各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与红二十四师和红十军,继续坚持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的斗争。项英、等人临危受命,领导留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的军民积极掩护和保证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箝制和吸引了大量军,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长征的战略行动。

2、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使革命必胜的信念深入人心。

以项英、为首,领导留下来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形式,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支援和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行动,保存了革命的种子,使湘赣粤闽等八省边界的红旗不倒。这是我们同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它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鼓舞了边区人民的革命斗志,使党和革命斗争必胜的信念深入人心。

3、南方三年游击战保存和锻炼了大批革命骨干,为后来抗战和解放战争输送了大量血液。

正如1937年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游击区的同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的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以致能够保存各游击区在今天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主要支点,使各游击队成为今天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这是中国人民极可宝贵的胜利。……他们的长期艰苦斗争精神与坚决为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保持了经10年国共内战所锻炼的武装力量,这种力量在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中成为一个坚强的力量。

4、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鼓舞作用。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保持了南方的许多游击战的支点,这些支点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略支点。中央主力红军主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创造了空前的伟大的事业,南方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对于中国革命在新阶段的开展中,起了推动机的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果,就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成为抗战中一个实际的榜样,对于争取抗战的彻底胜利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精神

1、忠诚于党、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无论战斗多么激烈残酷,无论白色恐怖多么血雨腥风,各游击区的广大官兵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人民的救星、坚信党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一定会胜利的事业,正是凭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广大官兵不惧敌人的凶残,不惧缺衣少食、乏医无药、天当房地当床的种种艰难困苦,在十五个游击区的深山老林中顽强地坚持着斗争。正是各游击区广大官兵所具有的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及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才使十五个游击区永远飘扬着共产党的旗帜,并在这红旗的指引下,各地域的游击战争终于走向了胜利,完成了党所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2、不怕艰苦、永葆乐观的革命精神。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军见以残酷屠杀和重兵“清剿”仍不能扑灭各游击区的革命力量,便采取了种种方式和手段,对游击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饿死深山密林中的红军武装,这给各游击区的革命力量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困难。如此的艰难困苦并没有吓倒各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广大官兵,他们没有停止战斗,并在设法克服种种困难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直至今天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同志娓娓道来的仍不是对当年所经历的无法言表的艰难困苦的恐惧和无奈,他们自豪点仍是当年充溢在他们心间的那种在无法言表的困难面前始终存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种精神,是支撑他们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力量之源。

3、始终高举红旗、斗争永不停止的革命意志。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各游击区进行主要战斗510余次。在斗争中,即便遭受了挫折,红军武装仍顽强地从头再来,再扩充队伍,再聚集打击敌人的力量,湘鄂赣红16师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三起三落,在三次挫折中,全师曾经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但他们不断奋起,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湘南游击区湘粤边游击大队在敌人的“清剿”下,由90多人减员至20余人,在重新发展到60多人后,又再度损失至二三十人,但他们仍坚持斗争,不断打击敌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结束时,部队又发展到130余人。正是各游击区军民始终高举革命红旗、斗争永不停止的精神,才使得敌人一次次的军事“清剿”和不断变化手段的经济封锁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各游击区都在不断打击敌人的同时,壮大了自己,从此才有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也才有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

从某种程度上讲,南方三年游击战中的红军承受了比长征红军更大的苦难和牺牲。他们在战略上配合红军长征的同时,一样取得了胜利;保存了党的一支骨干军队;在区域上保存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以一种特有的精神支撑着胜利的结果,是“苏区精神”的革命传承和延续,这些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苏区精神永放光芒

从时间上不难发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实际上是苏区精神在具体实践中的一种延续。任何一种精神,与当时的环境、任务及其所作的贡献,都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处在剧烈战争环境下的中央苏区,决定了党的最急切的中心任务,是如何去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配合红军,用革命战争来击破敌人的“围剿”,最大限度的保卫和建设苏维埃政权。当时中共中央提出:应“最大范围的发动群众,巩固并扩大红军支持长期的艰苦的阶级战争,以冲破敌人的‘围剿’,并扩大苏区和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苏区精神正是在这种环境和任务中创造和培育出来的。这是我们认识苏区精神的根本出发点。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催生了以“星火燎原,信念坚定;反对‘本本’,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环境最艰难、斗争形势最险恶、挫折和曲折最频繁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凝聚起来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是全国各苏区干部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共同构筑了我们党伟大的精神宝库,并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苏区精神科学内涵的革命实践

1、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是在1930年1月5日写给的信中提出的。当时,红四军中以为代表的一些人,对革命高潮能否到来存在右倾悲观情绪,对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针对的错误思想,在上杭县古田镇给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 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1]

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坚信共产主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项英、等革命先辈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都坚信不疑,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正因如此,他们无论是面对敌人的屠刀,还是面对纷飞的炮火,无论斗争环境多么恶劣,多么艰苦,他们都能不为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屈服,不被艰难险阻所吓倒,而是坚定地站稳革命立场,坚信革命必胜、人民必胜,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2、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土地革命初期,我们党内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俄革命、建设经验教条化、神圣化,不顾中国国情和革命根据地实际情况,照搬照套。脱离中国实际的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日益严重。

在历时大半年的“寻乌调查”结束后, 写下了著名哲学著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他在文章中深刻阐述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在

党内首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他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他批评那些只知照搬照套马克思主义和上级指示决议的做法,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他在文章中大声疾呼: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

苏区中央主力红移后,项英不承认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没有明确的深刻的对于当时的情况和整个斗争的前途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忽视了敌人彻底消灭苏区的企图”[2],针对项英热衷于大兵团作战的思想, 提醒项英“不要忘记,正是这种死拼硬打的战术,把中央革命根据地搞垮的”,主张改变苏区时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把扩大红军、贴标语口号、政府摊开办公、大兵团作战等方法收起来,要“大家背起快枪打游击去,不要让敌人找到目标。1935年2月初,中央分局等机关被敌人围困在于都南部地区。项英和中央分局感到已无法执行中央坚守“三角地区”的指示,向中央进行请示。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接到项英的几次请示电报后,项英和中央分局发来了“万万火急”的电报,指示:“分局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要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使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合”。1935年3月底,项英、历尽艰苦,突围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油山,召开了著名的长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关于分兵开展游击战争的电报指示,分析了斗争形势,总结了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实行大兵团作战的惨痛教训,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高潮”的方针,并决定:在军事上以南岭山脉为依托,以北山、油山为主要根据地,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把赣粤边游击区分成油山区、北山区、信康赣区、信南区、上(犹) 崇(义) 区5块游击区;将红军游击队编成4个大队和若干小分队,分散开展游击战争;项英、随赣粤边特委机关和军分区在北山活动, 指挥各地斗争。

这次会议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正确地执行了中央制定的方针和策略,实现了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赣粤边游击战争的新起点。

3、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的宗旨所在。曾反复教育苏区的党员和干部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 应该决定,应该实行, 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 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口号,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项英、等领导人员和游击队把人民看作“重生亲父母”,处处爱护群众的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则想尽一切办法来支援游击队,使游击队得以生存。不管敌人怎样封锁,群众一有机会就会带粮食、油盐、日用品进山来,有时他们把东西放在鱼篓里、压在担子下送到指定地点。敌人逼着群众一起来搜山时,群众就把竹竿打空,在里面装满粮食、盐、咸鱼腊肉、报纸和情报,丢在深山里,等游击队晚上去拾。每到种田季节,群众也会带些粮食进来。但在“清剿”最紧张时,游击队也常常断粮断食,只有到山上去找吃的,春天挖竹笋、夏天摘杨梅、秋天吃野菜、冬天找山果,找不到时只有啃树皮吃草根。游击队的行动要有准确的情报,这是靠群众来传送的;游击队的活动要有隐蔽的地方,这是靠群众来掩护的;游击队的转移,这是由群众来协助进行的;游击队的伤员,更是由群众来安置和藏匿的;的腿伤,久治不愈,还是周篮嫂用草药治好的。和项英的几次脱险,都是由于得到了群众的帮助。多次感慨地说:“三年游击战争,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艰苦的战争。”[3]在那样艰苦残酷的长期斗争中,没有人民的积极支持,没有与人民生死与共的团结,要想坚持下来是不可能的。

项英、领导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正是通过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坚定革命信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保存自己,战胜敌人,勇渡难关,使赣粤边红旗始终不倒。

4、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政治本色。

苏区时期,物资严重匮乏, 苏区军民的生活极其艰苦。当时,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村工作人员,除少量技术人员外,大家都没有工资报酬,公家只发给伙食费。1933年冬天起,为了克服财政困难,约8万名家住中央苏区已分田的本地干部,连伙食费都不要公家发,自带干粮去办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这句口号,响遍苏区每个角落,勤俭节约成为整个苏区的普遍风尚。

红军主力长征后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员们长年累月战斗、生活在深山老林,斗争环境更是艰苦恶劣。但是,他们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态度,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得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

5、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

由于苏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由于苏区广大党员、干部传承了中华民族历来勤劳朴素、克己奉公的美德,自觉地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由于苏区持续不断地开展反腐肃贪斗争,并且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苏区广大党员干部尽管掌握着苏维埃国家各方面的权力,但是他们不是高踞于人民群众之上作威作福,牟取私利,而是与群众艰苦与共, 患难相依,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没有一点特殊。1934年9月11日, 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在审计中央各部5月至8月经费开支后,在的审计报告中曾自豪地写道:“我们可以夸耀着,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4]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项英、手上还掌握了些钱,金条、银元都有,个别人有点议论。于是,就把大家集合起来,把金银钞票都摆出来,对大家说:“这些钱是人民的,不是那一个人的。不是我的,也不是项英的。这些钱可以让那些忠实可靠的人去背。万一他被打伤了,你就把包袱解下,背起来。部队就靠这些钱,将来大发展的时候就有用了。”[3]和项英的这一举地动,赢得了游击队员们新的信任,更加增强了部队的团结。

6、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进取精神。

这是苏区干部的崭新风貌。兴国县的干部党员、领导人民群众, 成为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典型。在第二次全苏大会上表扬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赣东北苏区以及福建的上杭、长汀、永定等县的一些地方,赣南的西江等处地方,湘赣边区的茶陵、永新、吉安等县的一些地方,湘鄂赣边区阳新县的一些地方,以及江西还有许多县里的区乡,加上瑞金直属县苏区干部的工作,都受到的赞扬。

上述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归纳起来,就是6句话24个字,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能在非常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正是时刻牢记并贯彻了这24个字的苏区精神,项英、等领导同志和游击队员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突出表现,是对苏区精神科学内涵的最好诠释。

结语

苏区精神从孕育到今天已经70多年了,今年也是南方游击战争75周年纪念。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苏区精神所蕴含的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等思想风貌是不会过时的。实事求是仍然是党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仍然是党的传统作风,执政为民仍然是党的根本宗旨,廉洁奉公仍然是党员干部的道德规范。历史造就了苏区精神,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苏区精神,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苏区精神。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 选集: 第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2] 项英. 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A].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综合篇) [M]1 北京:出版社,19951121

[3] . 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A]. 回忆中央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红色中华[ N ]. 瑞金:1934- 9- 11

作者简介:刘洪(1966—)男、本科学历、现任江西省瑞金中央革命根椐地纪念馆陈列馆管理处主任、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研究博物馆管理及中共苏区历史。

上一篇:新陈与代谢 下一篇: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