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木米油盐全当家

时间:2022-10-30 09:50:51

提起自己跟柴米油盐的不解之缘,许阿姨在她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店里打开了话匣子。从国营副食店的先进工作者到如今的便利店全当家,许阿姨见证了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事业轨迹。

亲民启航

上世纪80年代初,工作还实行分配制,许阿姨高中毕业被分到了副食行业,一干就是十多年,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1993年,单位不景气,许阿姨退了出来,想自己开个小店。恰好自家街道里有个裁缝店出租,许阿姨就把店铺盘了下来,凭着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许阿姨干起了副食这个老本行,并随口取了“便民小店”的店名。

许阿姨的便利店开得仓促,地方也不盈20平方米,但是凭自己多年的供销经验,店里卖的都是附近百姓必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城区的便民小店多如牛毛,从商品类型到运作模式没什么实质化的差异。只有靠印象分来占有一席之地。按她自己的话讲,走的就是便利化的路子,街坊邻居来照顾生意,图的是不用大老远走10分钟买包儿榨菜,加上熟人平日里常走动,还透着一股特别的人情味儿。除了免费打气筒、天气预报小黑板,许阿姨还特意装上了公用电话、购置了一台微波炉。那个时候电话初装费还很高,微波炉也不是家家都有,许阿姨肯在小店上下本,就是让小店有更多的服务内容,通过一些身边的小事培养跟街坊们的感情。

切换航道

1996年起,大超市的出现给众多的小食品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百姓体会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敞开的货架和自助式的购物方式也得到人们的极大推崇。许阿姨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即刻转型,小卖铺的路就要越走越窄,迟早被挤到死胡同里去。这个时候刚好赶上超市连锁的一股旋风,许阿姨毫不迟疑将自己的小店盘出去,在社区外不远的地方物色了一处50平方米的临街商铺,换上了当时看来颇为时髦的连锁外衣。

关于这次从小卖铺到小超市的转型,许阿姨能总结出N条不同点:比如说,先前的玻璃柜台换成了敞开式的货架,各类商品从品种到品牌再到生产日期都“任君挑选”;再比如说,结账在收银台用条型码扫一下就可以了;过去进货要自己跑批发市场或到厂家找路子,现在则可以享受连锁的统一配货,缺什么货提前打个电话就能订上,省了不少心;以前自家的买卖,开张打烊的时间随着自己的作息走,现在需要严格遵照24小时营业的连锁经营规则。

开足马力

除了享受到新模式带来的好处,许阿姨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店面的面积扩大,铺位临街,租金涨了不少,24小时运营也加大了人工和能耗方面的开销,货品单价要比超市高才能抵补成本。指着薄利多销,靠以前的老街坊照顾肯定不是办法。店铺周围也出现几家类似的小店,分流了一部分客源。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将有赖于更高的经营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此,许阿姨及时对店面的日常经营作出了调整,针对便利店货架资源少,又是开放式的购物环境这一问题,特别在商品陈列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如讲究色彩搭配,时刻整理并补货,保持整齐丰满;充分利用货架资源,不能使层板间距过大,露出货架背网及背板;收银台是便利店的黄金通路,要充分利用厂方小商品展架(如香烟、巧克力、口香糖等),做好这些小商品的销售。

许阿姨还坚持定期做销售数据分析。她发现卖得紧俏的货品都是些小物件:每次在20块钱以内的消费占到近70%,50块钱以上的仅占8%左右,基本上很少碰到100块钱以上的消费。因此,许阿姨认为自己的便利店要走增加交易次数而非交易量的路子,这样既可以提高周转率,减少库存,还可以根据销售量的不俗业绩从供货商那里获得些返利。目前小店的配货在品类相对齐全的原则下,实行精选品种品牌,细化成即时消费品类(如香烟、饮料、牛奶、面包、香肠等)与季节性消费品类(如冷饮、月饼品类)、应急性消费品类(如常用药品)、服务类(如手机充值卡)的品类组合。

此外,许阿姨更加留意所在商圈客源的特点、习惯和购买能力,留心听取顾客的意见,不断营造门店销售亮点。鉴于小店毗邻一片居民区,住户稠密,附近只有一家中型超市,货品不是非常齐全,许阿姨就在货源上尽量与附近超市互补,避开同质化;同一条街上还有一个培训学校,傍晚开课前会有不少上英语和计算机培训课的学员来买饮料和食品,对充值卡和报纸杂志也有需求,她就增加了对此类商品的供应,还特别加设了手机充电服务。最近两年,临街新开了一家旅馆,常住着一家酒店的200多名员工,他们24小时轮岗上班,附近只有许阿姨这家店是24小时营业的,因此赚了不少别家店铺营业时间外的银子。考虑到便利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16-40岁的中青年人士,对新品比较敏感,许阿姨着意加强了新品陈列和展示工作,用“新品上市”、“店长推荐”等插卡对广告热卖新品、品牌新品、季节新品进行营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最近两年7-11等知名连锁便利店的迅猛发展给许阿姨这类小店不小冲击。相比之下,人家的配送、管理、商品组合更加优化和系统,品牌效应强大。许阿姨也取了不少经回来用在自己的小店上。一方面继续突出便利店的即时消费、小容量、小包装、急需性、消遣性,全年无休,增强服务的便利。一边摸索自己“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方式,找到自己小店的长项,着力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许阿姨这个全当家,用她对生活和工作的热忱,孜孜不倦地续写着她那个“天天开张的油盐店”的平凡故事。

上一篇:更专业、更贴心的投连险 下一篇:小小皮影“钱”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