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镀废气的抑制与处理方法

时间:2022-10-30 09:41:28

论电镀废气的抑制与处理方法

摘要:电镀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尘废气、碱性、酸性废气、含铬废气、氮氧化物废气等大量的废气,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群众的健康,必须对电镀废气进行严格的抑制和处理。本文对电镀废气的种类及其危害出发,对电镀废气的抑制和治理方法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电镀工艺;废气;抑制;治理

中图分类号:[TG174.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镀行业作为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是环保治理和行业改造的重点。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气,造成环境的污染、设备的腐蚀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近年来,电镀行业的废气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镀行业废气污染治理的面貌正在不断的更新。

电镀废弃的种类及其危害

含尘废气

在电镀工艺中,喷砂、抛光、磨光等工序都会产生含尘废气,其中含有金属氧化物、沙粒、纤维性的粉尘等等。含尘废气不仅仅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也会对电镀生产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产生伤害。

酸性废气

酸性废气是电镀工艺中,使用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来进行出光、化学抛光、酸洗等工艺时产生的。比如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磷酸、氟化氢等气体以及酸雾。酸性废气一般来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的气味,对施工人员的气管、肺部、咽喉等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厂房、材料、设备产生腐蚀,污染大气,导致酸雨的形成。

碱性废气

碱性废气一般是在电镀过程中,使用碳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的物质,在加热等操作工艺中所产生的。电镀施工中可能产生碱性废气的主要工艺有化学除油、氰化电镀、强碱性电镀、电化学除油等。碱性废气会对施工人员的咽喉、肺部、气管造成较大的刺激。

氮氧化物废气

氮氧化物废气指的是在含有硝酸成分的溶液中进行酸洗、抛光、出光等工序所产生的酸性气体。其中一氧化氮进入人体的血液之后,会和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人体的血液中毒,同时一氧化氮也对造成人数神经系统的麻痹效果,如果吸入浓度较高的一氧化氮,就可能造成动物的死亡。四氧化二氮、二氧化氮等气体的毒性比之一氧化氮还要大3-4倍。其中二氧化氮会对人体的粘膜、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二氧化氮的浓度较高,会使人咳嗽或咳血,引发肺积水、肺炎甚至致人死亡。

含铬废气

含铬废气一般是在镀铬工艺所产生的,铬雾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和伤害作用。铬雾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道造成腐蚀和刺激的作用,可能引起呼吸道的严重病变,比如鼻穿孔、急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铬雾长期接触皮肤可能引起湿疹或者皮炎,还可能致癌、致畸或者导致突变。

含氰废气

含氢废气由氰化电镀工艺所产生,比如氰化镀锌、氰化镀铜、仿金和铜锡合金等。氰化物和酸反应,就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微量氰化氢气体就可能致人于死命。

电镀废气的抑制

抑制技术简介

固体悬浮物阻挡抑制法

固体悬浮物指的是如塑料球、玻璃球、塑料泡沫块等物质。在槽液中漂浮于液面之上。当电镀过程中电极上的气泡上升时,就会被这些漂浮物所阻挡,就能够减少气体的逸出。然而这类固体悬浮物无法对液面形成完全的覆盖,当气泡在固体间隙上升,就不能实现阻挡。尤其是当出槽的次数比较频繁的时候,固体悬浮物经常撞开,就会导致气体的抑制效果更差。随着当前空气治理标准的提高单独使用固体悬浮物抑制法已经不能达标。

抑雾剂抑制法

抑雾剂其主要的组成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槽液表面张力的性能,在化学反应和电机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能够对槽液产生搅拌作用,促使抑雾剂生成具有较好化学稳定性的泡沫保护层,保护层在液面聚集,能够达到抑制气体的逸出。化学、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越多,就会产生越厚的保护层。一般来说,把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20-30mm的范围中,就能够对气雾实现完全的抑制。

酸雾抑制

高效合理的酸洗工艺

传统的采用单一高浓度盐酸进行的酸洗工艺,不仅有着除锈的效果差、速度慢的缺点,而且可能导致盐酸的酸雾发生大量逸出,既是对施工材料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使用比率为1:1的盐酸水溶液来进行酸洗工艺,有着更好的效果,此溶液有着自然挥发少的优点,加入YS-1添加剂100g/L配合使用,就能够在除油除锈的同时对酸雾进行抑制。

酸雾抑制剂的添加

酸雾抑制剂中含有多样的表面活性剂,在酸洗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然后进行搅拌,能够在槽液的表面形成较厚的泡沫隔离层,从而实现对酸雾的抑制。

碱雾的抑制

碱雾抑制剂的添加

碱雾抑制剂一般都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乳化剂,在使用抑雾剂的时候应该注意少加、勤加的原则,如果在工序中需要对抑雾剂进行去除,可以使用活性炭来进行处理。

工艺的选择

在进行电镀的时候,应该采用的是中低温化学除油工艺,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的电镀材料厂家都能够提供不同而定中低温化学除油用的药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用。

含铬废气的抑制

在工艺上,使用低浓度、低温的新式镀铬工艺。

铬雾抑制剂的添加

当前对铬雾的抑制效果最好的是F-53氟碳铬雾抑制剂,在进行F-53抑雾剂的使用时,应该用100倍的沸水进行溶解稀释。如果使用F-53抑雾剂和C12抑雾剂混合使用,其比例应该为1:4.

氢氧化物废气的抑制

新工艺的使用

使用不含硝酸的配方和工艺来进行工序施工,就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氮氧化物废气。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多种不使用硝酸的处理工艺,比如在铝件的化学抛光方面只使用磷酸和硫酸以及少量的添加剂。

氮氧化物气体的抑制

氮氧化物气体的抑制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化学氧化法,即在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及双氧水等氧化性较强的添加剂,能够将亚硝酸氧化成为硝酸,不再使亚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废气,能够实现氮氧废气的抑制。其二是化学还原法,即在含有硝酸的抛光或者酸洗液中加入某些弱还原剂,能够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无毒害作用的惰性气体。其中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磺酸、亚硫酸盐、尿素等。

电镀废气的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指的是在吸风设备上增加废气的净化回收装置,将产生的废气以风力吸入净化器之内,实现净化回收,使得电镀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治理能够达标。

对于电镀废气的净化处理,有液体吸收法、催化还原法、固体吸附法三种。前一种又称作湿法,后面两种属于干法。一般来说,催化还原法和固体吸附法只在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中应用。而液体吸收法广泛应用于电镀废气的处理工程,其基本原理是使用适当的液体和气体混合接触,来除去气体定的成分。吸收的过程指的是气体中的某些成分在液体中溶解,比如使用碱液来吸收盐酸酸雾,生成水和氯化钠。

湿法和干法能够对多种电镀废气进行净化,然而吸附洗涤水和吸收液的排放能够发生二次污染。净化回收技术能够对化工原料进行回用,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有着结构简单、阻力和体积较小、管理维修方便、废气回收率较高等优点,如治理铬酸废气所使用的网格式净化回收器,使用简单方便、能够定期清洗,净化效率能够达到98%-99%。然而讲话回收技术大多数只能用于硫酸、铬酸等废气的治理,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结语:

电镀工业废气的抑制和治理,应该联系生产实际、因地制宜,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应该坚持净化回收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日常维护费用较低等原则。在此基础之上,电镀行业应该继续对电镀废气的防治技术进行探讨摸索,使电镀废气的治理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沈庆海,陈颖,舒艳,李瑶,杨常青,孙汉坤. 基于重金属类有毒空气污染物重点行业分析的优先控制政策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01) .

[2] 胡鸿,易灿南,廖可兵. 电镀槽行进挂件有害气体挥发控制方案与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4) .

[3] 乔红,李强,马继芬. 电镀工业氮氧化物废气治理技术[J]. 平原大学学报, 2008(05) .

上一篇:高层建筑设计的分析 下一篇:关于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