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2-10-30 08:34:17

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当前,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以往老的教学形式已经和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因而,深化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当下制药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药物制剂课程的设置情况,针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运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药物制剂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索

引言

项目化教学就是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以项目为主要实践形式,自主在项目实践中利用理论知识完成相关计划,教师则不直接参与其中,而是仅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服务。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运用于实践活动。因此,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课程,药物制剂课程教学必须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做好实践锻炼。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探讨了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相关问题。

一、现有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当下,在药物制剂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沿用以往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偏重于理论教学,忽略实践应用,理论和实践基本处于割裂状态。这就导致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毕业以后所学理论无法在实际岗位中得到有效应用。学生普遍的直观感受就是在学校一无所获。

(二)现有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在现有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站在讲台单纯的进行理论性讲授,而学生则是单方面的在课堂倾听。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非常缺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有效的被带入到所讲授的内容当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大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现有教学模式与用人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把对口的人才输送到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方面,教学课程设置与社会生产岗位需求的适应性要求极强。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就是这样一门实践运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关乎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性。然而,从现实来看,这种教学方面目前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实践中岗位的需求。

二、项目化教学方式运用要点

(一)项目选择要适当

采取项目化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设定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定,不要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最好还有些趣味性,同时要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而且可以使学生高效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项目设计要围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出发点,详细了解社会岗位需求对学生技能和综合条件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侧重的进行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只有项目与学生职业规划、社会岗位需求条件相适应了,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在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比较欠缺,因此科学的项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教学目的,也要综合考虑项目成本。

(三)项目要以学生为主导

因为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在项目设计中要注意让学生成为项目全过程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对于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要结合企业需求设计实际模拟情景。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其成为项目实施的主导力量。而作为教师则仅仅提供适当的咨询帮助。教师应当全过程监督学生对项目设计和过程的实施,对于出现偏差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四)营造现实工作场景

为了使项目更加贴近现实工作场景,教师可以把参与项目的学生分组分类,将项目流程划分橄质瞪产中的几个板块,以此增加项目的趣味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对每个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其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

(五)进入对应企业进行见习训练

在前期项目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学校要依据教学安排,为学生适度安排几次到企业见习训练的机会,以此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学校也可以创造条件把教学课堂移动至企业生产现场,通过实地讲解企业生产流程、工作原理等,增强学生的学习直观感受。

(六)以项目论文升华理论所学

由于项目化教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化过程,每一个阶段完成以后的小结不能总体上检验出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项目论文的写作,找出各环节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项目各模块间的因果联系,不仅进一步加强了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更深层的了解分析项目的实施成果,站在理论的高度来回顾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巩固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还可以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进而贡献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价值。

三、采取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激发

本课程主要设置在职业院校,而这类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对于课堂的理论学习也缺乏兴趣。项目化教学把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形象直观的在实际中掌握和应用课程内容,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学习的效果,学生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等整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资料检索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增强课堂知识与企业需求的岗位适应性,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技能。

作者简介:马莎(1984.8-),女,民族:回,籍贯:云南省蒙自市,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中药药剂学。

参考文献:

[1]陈素贤.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6,10:173-201.

[2]周光姣,夏成凯,王甫成.基于GMP管理的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J].职教通讯,2014,03:13-16.

上一篇: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