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80-15-5法则”,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时间:2022-10-30 08:03:05

巧用“80-15-5法则”,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小张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气呼呼地说:“真气人,我们班的××居然在课上扮小丑,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整堂课都乱套了。”像这样的情况,一线老师并不陌生。每当碰到“课上不下去”的尴尬场面时,课堂管理是针对班内所有学生,还是针对捣乱的学生?该对学生进行怎样的管理?这两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

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其中心理学家克文和门德勒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很少违反课堂规则;15%的学生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无条件接受课堂规则,他们有时会与这些规矩做对;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外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典型课堂中的80-15-5比例。优秀的课堂管理者的诀窍是要控制,不让那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维持那80%准备学习的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不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否则就会引起课堂的混乱,使教学难以继续。

了解了课堂管理中的这一潜在规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清醒过来,对课堂管理不能“一刀切”,只使用“惩罚”这一种方法。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拿着锤子的壮汉,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钉子。”我们应该根据课堂管理中的“80-15-5”学生的特点分别做准备,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一、铺面,师生有个约定

加思科尔在《明智的纪律》一文中提道:只有在学生对学校和课堂规则具有适度的兴趣时,才能控制课堂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研究显示,有效的课堂管理者都会在学年的开始花一定的时间来制订课堂规则和程序,以便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和减少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从而增加教与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和程序。与学生有个约定,共同探讨课堂规矩,使每个人都明确课堂中哪些行为会受到鼓励,哪些行为不可取等。通过这样约法三章后,接下来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的约定面向全体,重点指向80%学生,预防他们发生问题,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二、拉线,实现自我管理

对于15%的学生,则必须在爱的基础上严厉、严格。这些孩子明事理、知对错,能体会到老师、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但自控力差,毅力欠佳,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约束感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需要靠老师、家长的反映来评价和衡量一件事情的严重性和再犯的风险性。对于这些学生,既不能缺少“大棒”的威慑力,也不能缺少“夸奖”的抚慰和鼓励。正如高尔顿所言:“惟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自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帮助学生发展这套自制功夫,使他能够凭靠自己去做适当的决定,去约束个人的行为。让我们努力教会这些学生自我控制,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成功体验,最终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三、抓点,面对面关怀

对于那5%的学生,学校化过程对他们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教师也放弃他们,后果更不堪设想,其实他们只是需要额外的注意、支持和专业的行为矫正。我们对待这5%的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面对他们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不能发急,只有春风化雨的方式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激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教师的期待,就像阵阵南风吹暖了这些孩子的心灵,从而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80-15-5效应为我们的课堂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但是我们要铭记,没有孩子天生爱捣乱,我们对待的是年轻的生命,过早给他们贴上标签绝不是好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的习惯,相信捣乱学生也能自律,只要我们有爱!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上一篇: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下一篇: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