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大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树立及其作用

时间:2022-10-30 07:12:07

略谈大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树立及其作用

一般来说,优秀大学生总结创造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说千变万化,但是其中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有着比一般大学生更为强大持久的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内涵

所谓学习动机,一般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或简称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同他们所处的社会及教育条件直接有关。在不同的社会及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性质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这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大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动机,而且同一名大学生可以同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即存在着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两大类。直接性动机,是指由于对学习活动本身和学科知识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产生了热爱的感情,对学习活动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从而产生的学习动机。间接性动机,是指与学习本身没有直接联系的动机。如为了将来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立志为人民而学,或为了个人将来升学就业、找出路,甚至为个人的名誉、地位而学习。只有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使自己的求知欲变得强烈、持久。

2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2.1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地说,学习动机愈明确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愈好。那些具有正确动机和直接性动机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毅力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专心致志、精力充沛,遇到困难有顽强的精神,其学习积极性是经常的、一贯的。而那些具有不好学习动机的,其学习积极性动摇不定、没有高标准的要求,以混到学历为基准。那些有错误动机的学生往往经不住时间、困难、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其学习积极性十分脆弱。

2.2 指引学习的努力方向

动机不仅能唤起行动,而且能使行动具有稳固性、持久性和完整性,促使学生沿着学习动机所激发的方向坚持努力,争取好的成绩。一个学生如果能在正确动机指导下学习,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动机可以成为学业成绩的预测根据。

培养动机,将有助于提高那些能力较强但成绩不良的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要一组学生学习两段内容长短、难易程度相同的课文。告诉学生,学过的第一段课文在第二天进行考试,学过的第二段课文在一星期后再测验。实际上,两段课文都是在两周以后才进行测验的,结果是第二段课文的考试成绩,比起第一段课文的考试成绩要好得多。这是由于动机能够指挥学习的全部活动。指向长远目的的学习,能调动大脑皮层复杂的智力活动;而临时应付的学习是被动的,随着考试结束已记住的知识也会随即丢失。

2.3 集中学习注意力

动机对学习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的加强。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不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而分散精力,动机较强的学生更能集中思考尚未清楚的问题。

总之,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形象地说,虽不是“特效药”,但犹如“催化剂”。这种动机如果能同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为国争光的内驱力,对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

3 如何端正学习动机

3.1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与学习目的相联系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或具有错误的学习目的都不能很好地端正学习动机。每一名学生都应当重视政治学习,自觉加强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充分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个人的学习与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学校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习的责任感。要有计划地进行参观、访问、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同时正确认识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3.2 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

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的目标就越清楚,透过目标的激励作用,学习动机就越强烈、越稳定、越牢固。怎样明确学习目标呢?首先,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习观点,这是总体目标。其次,将总体目标分解。比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要有具体的目标,在知识上达到什么水平,在能力上达到什么程度,在测试时取得什么成绩,等等。分目标还应分解,分解到每一章节,从不同的思维层次上去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3.3 及时反馈信息,强化学习动机

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评定和评价。学习的成功与失败,都可能强化动机,从而促进学习。只埋头学习,不问结果如何,会使人厌倦,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许多学生虽能按时做作业,但学习水平总是不见提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只知按教师布置的作业题目写,却不检查作业效果,甚至连教师的批语都不看。反之,正如美国学者鲁斯・亨利所说:“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结果的同学,成绩能大幅度上升。”比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定期做各章的练习题及自测题,根据答案的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激励作用。如果学生能经常意识到这一点,并提醒自己,也可以起到努力学习的强化作用。

3.4 积极参与各种学习竞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竞赛通常被人认为是用来鼓励进取、反对懈怠的诱因之一。在学习上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应该说,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要强、好胜的心理,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这是很可贵的。而学习竞赛正满足了这种心理需要。所以,在学习中,应注意选择自己的竞争对手,具有超过对方的欲望,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但必须注意两种倾向:一是斤斤计较个人的荣誉得失而忽略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二是极少数学生受“满堂灌”教育思想的束缚,不能积极投身于学习竞赛之中。只有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才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3.5 选择新异性学习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保持学习内容的新异性,是激发学习动机和热情的重要条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师要时刻关注本学科最新理论动态,追踪前沿研究成果,将这些新内容及时补充进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 下一篇:浅析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