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拍摄之体会

时间:2022-10-30 06:25:32

荷花拍摄之体会

〔摘 要〕人们历来喜爱赏花,每到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之时,总会有许多观赏者接踵而至。有照相机的人也喜欢拍摄花,期待从所拍摄的花姿形态中,得到审美的享受。荷花的拍摄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画面效果。

〔关键词〕器材 光线 取景 构图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君子之花也。几千年来,吟咏荷花的诗词几乎没有间断过,历代知名画家也以它为题留下许多传世之作。每年的七、八月期间,全国各地的荷花都陆续开放,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然而,荷花好看不好拍,拍摄荷花不仅要依赖摄影技术,而且有赖于必要的摄影器材及摄影者的艺术修养。摄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学习摄影,人人都要经过一段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技术要领,要遵守焦点准确、画面清晰、曝光适中、层次丰富、色彩饱和等普遍的标准规范。从技术上来看,这些要求无疑也是正确合理的,但摄影者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可生搬硬套。不同的摄影题材,摄影创作时的方式也不同。本文就自己拍摄荷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影友切磋。

一、器材的选择和配置

拍摄荷花,大都在城市的郊区,因而使用轻便灵活的器材为佳,拍摄好荷花器材是关键之一,没有合适的器材,是很难拍摄到满意的作品的。三脚架是必备的摄影辅助工具,而且,附加镜也是必要的,例如偏振镜对色彩、层次、质感的表现起到重要作用。至于相机的镜头配备,一般拍摄者距离荷花主体较近时,标准镜头用得多,它具有清晰度高,空间透视强,平、俯、仰各种拍摄角度变化灵活的功能。当然,中、长焦镜头用得更多了,因为它可以拍摄距离适中的荷花特写。有人偏爱135毫米的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不但成像好,使用也很方便。焦距150 至300的镜头最常用,有时也会用到500毫米以上的镜头。若手头没有这么长的焦距的镜头,添置一个1.4倍或2倍的增距镜,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光线的运用

清晨的阳光,色彩效果明朗,光比大,方向性强。拍摄对象受光面呈金黄色,那时,荷花雨露滋润,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无穷的色彩意,显得格外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可谓是拍摄荷花的黄金时间。

九点后的光线,对被拍摄对象的描绘接近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中午的光线色温、尤其光照的热度都增高,荷花及绿叶开始萎缩,衬托荷花的作用明显减弱,也不能表现富有生气的荷姿。

傍晚的光线,夕阳斜射荷花,荷花的色彩更加浓郁、深厚,含苞待放的荷花娇媚、温顺、娴静,被拍摄的荷花显得格外富有诗意。

拍摄荷花,摄影者无论是写实或写意,都应该重视荷花的立体感、质感、空间感等画面效果,拍摄荷花由于顺光时对物体主体与背景的分离不明显,光线平铺直叙,显得单调无味,因此不宜采用,摄影者应采用前侧光、侧射光、侧逆光甚至逆光,以达到影像层次丰富、光影较为强烈的效果。

三、画面处理

荷花摄影的创作特点是对同一素材要表现出不同内容,也就是说,需通过不同的角度、光线、色彩、审美感去表现同一题材,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因此荷花摄影创作要避免雷同化,主体形象的表现要有区别,要体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自由两三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荷花摄影创作审美意识和艺术技巧的体现。

荷花的拍摄应尽量利用自然环境做背景,多角度拍摄,可以用蔚蓝的天空作背景,用水光倒影作背景,用荷叶作背景,这样可显示其自然的韵致。但是若遇到杂乱的背景而又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可选择逆光角度暗化背景,或者利用景深控制虚化背景,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对前景的运用也必须讲究,有时前景大面积虚化,也是为了突出表现画面的主体荷花,并且使作品具有含蓄的意蕴。

四、取景和构图

摄影者无论拍摄什么实物,只要是主体表现对象,一般都应该成为画面的“主角” ――画面主体,并使之突出表现。所以,花卉摄影的取景应该适当靠近主体,尽可能做到删繁就简,选取拍摄主体中最美好的部分,使其中的某一丛、某一枝或某一朵醒目地成为画面的“主角”。但是摄影者必须注意,如果从取景位置看出画的方向性,则应该在其朝向、倾向的前方留出一定的画面空间,略大于背景的空间即可,主体一般不放在居中的位置,显得呆板,恰当的构图能使得画面所表现的主体显得生动舒展,构图布局均衡协调。拍摄荷花时应以能表现其特征为前提,恰当选取角度。一般来说,许多不同品种的花都可以从正面、斜面或侧面拍摄。拍摄的花朵,需着意表现其形态特征,对于众多小花,则应通过取景角度和拍摄距离的适当调整,使画面布局疏密有致,构图均衡协调,看来统一而有变化,又无琐碎杂乱之感。俗话说,红花虽然好,还需绿叶扶。因此,对于枝叶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也不可轻视,应该在突出表现画面主体花朵的同时,尽可能妥善安排枝叶,以恰如其分地起到扶持和陪衬作用,但切记别喧宾夺主。

五、导入线和空气透视

拍摄时,从照片的前景开始一直伸入中景或远景的线条或外形,可以产生强烈的深度感。拍摄时摄影者应先找一个位置,能够让一些直线从较接近镜头处开始,逐步进入照片的中央。运用专业的广角镜头能强调这种效果,标准镜头也同样做得到。

光线通过大气时,被尘埃及水气所扩散,距离相机愈远的,扩散的现象愈明显,原来的色彩也就愈浅淡,在远距离的地方,扩散的效果更显著,其结果只有光谱中的蓝色部分能透过空气中的杂质,所以,远处的荷花等看起来大多是蓝色或紫色的。

六、拍摄要领

1、要熟悉荷花的习性。通常,第一天还是含苞待放,次日便会开得耀眼夺目。荷花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形态,而初开绽放时是最美丽的形态,初次拍摄多选择此时。

2、仔细观察、选取理想的拍摄对象。在广阔的荷塘里,选择可以拍摄的荷花并不容易。拍摄选择时除了考虑荷花的姿态、形状外,还要考虑荷花为主体以外的背景、光线的效果等因素。

3、拍摄荷花最好的光线是逆光或侧逆光。早晨5时至8时是拍摄荷花的最佳时间,此时阳光位置较低,光线柔和,反差较小,荷花与荷叶的立体感和质感有较好的表现,能产生玲珑剔透的效果。

4、拍摄荷花时应用散射光也是相当不错的。在散射下的摄影,荷叶的色彩显得特别和谐,层次也丰富细腻。

5、拍摄荷花最忌顺光。顺光下的荷花,与其它光线相比,缺乏立体感和质感,而色彩却表现得出奇浓艳。

6、荷花的构图需精心细致的安排。构图时切忌贪多,一般摄取一至二朵荷花即可,若拍摄太多的荷花,必会造成画面杂乱,主体不突出。单纯、整洁是构图的最基本要求。

7、景深控制要恰当。若要虚化前景与背景,摄影者宜采用大光圈拍摄;若要保持一定的景深,使荷花与其紧邻的荷叶同时清晰,则需采用小光圈拍摄。

8、在逆光或侧光拍摄时务必使用遮光罩,否则,使用的中、长焦镜头容易产生眩光,使得影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下降。

摄影作品有无趣味中心,能否形成某种情趣,是使画面表现具有生动感并蕴蓄某种特定含x的重要因素。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如果在创作实践中,仅拘泥于传统经验,那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并以此对待创作中的各种问题,势必产生与人雷同的作品。失去趣味中心,摄影作品的画面就会流于呆板、单调、平淡无味。无论拍花还是拍草,有了相应的摄影工具,掌握上述的基本拍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灵活应用,大胆发挥,可以取得完美的不落俗套的画面效果。

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自然楷模。而对于花卉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来说,荷花更是永恒的拍摄题材,与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确有独特之美,无论是花是叶是蕾是茎都有其独特韵味,甚至荷塘中的残枝败叶都给人独特的美感。荷花作为一种大型花卉,距离摄影者很远,所以平时拍摄都是选用长焦镜头来拍摄,在取景和构图上会有一定难度,难免会有些不必要的内容被拍摄到画面中。数码照片在后期处理时会有很大的便利性,因此便于得到更加完美的图像。所以作为摄影者来说,用数码相机拍摄荷花,一个是要遵循传统摄影中的相关技巧,同时还要从数码图像本身的特点着手考虑到后期的加工和处理,这样才能得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上一篇:让“知情意行”走在快乐旅程上 下一篇:基于教材文本深化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