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料分析成为医院管理的利器

时间:2022-10-30 05:53:33

海量资料分析成为医院管理的利器

每天早上6:20,陈瑞杰的手机电子邮件都会准时收到医院管理日报表,里面罗列了前一天的经营指标,包括净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急诊人次、手术人次及占床率等。

身为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管理发展中心的执行长,这封邮件能让陈端杰在每天上班前就知道医院前一天的生意好不好。同样的数据,也天天发送给台北医学大学院级及校级主管。

陈瑞杰说:“看病靠证据,医院管理靠数据,教授和医生是世界上最难管的两种人,最好能用合理的数据说服他们,让每个人都心服口服。”

台北医学大学共有三家附属医院,但每家医院都属于不同体系。如北医附设医院是私立医院,万芳医院是市立医院,双和医院则是台湾“卫生署”下属医院,管理细节和流程都不同,资讯系统也不太一样。以前想看三家医院对比的数据,必须靠人一一汇报,无法在结帐当晚就计算出结果。现在则由电脑系统即时上传,随时随地可看,既迅速又节省人力,且不容易出错。

医院资料的特点是少量多样,比一般企业资料复杂,再加上异动频繁、流量极大,所以必须靠海量资料分析技术来即时回应。于是2012年7月,在台北医学大学董事长李祖德及校长阎云的支持下,花费新台币2000万元新建了医院资讯系统。为了建设这套系统,找来统计软件业的国际巨头赛仕(SAS)公司,聘请了8位月薪5至6万元新台币的资讯工程师。

除了日报表,自动生成的周报表、月报表显现了这套医院资讯系统更大的能耐。陈瑞杰拿出iPad,点线图、直方图、饼图等一一出现,接着拖拉点选,无不触控自如,可以细观到每天住院人数的变化,也可以宏观到医院营业额每年的增长率。整个屏幕画面宛如监控医院绩效的仪表板。换个项目点选,仪表板上的图形立刻改变,冰冷坚硬、枯燥乏味的数据瞬间开始动了起来,直觉化的表现形式,操作起来就像在玩益智游戏。

陈瑞杰说:“这有点像是为医院做健检,从数据的消长,马上可知医院营运有没有问题,再追查背后的症结点,能让董事会在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解决问题,并藉此拟定未来的发展策略。”

比如仪表板上显示:2012年11月,北医附设医院的净门诊人次比起前一个月衰退1000多位,乍看有点严重。不过事后发现,原来是医院当月在做JCI国际医院评鉴,微调医护人员支援,并不是病人减少。果真到了12月,净门诊人次就恢复了增长。

通过对三所医院的图形对比中也发现,万芳医院在周六的开刀次数不输于平日,但双和医院周六的手术量明显差了一截,决策者便能依照数据,提醒双和医院改善,这样可以促进三所医院良性竞争。

该系统还可针对各个科别做比较,让北医得以从“医院经营”走向“科室经营”,医院的决策者可以从“科室健保业务指标”上清清楚楚看到,万芳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在2012年的收入柱状图“一柱擎天”,是该院的强项.有了这样的资讯,院方便可加强宣传。

再细看“医生业务指标”,检视每位医生的贡献度,也能算得一清二楚。假使表现不如预期,院方可能就会加强培训。

大数据分析技术也确保医院资源分布与效率的合理性。假使某个新开的门诊一天只看了不到20位病人,连续几个月如此,便可考虑与别的诊室合并;若是看诊超过60人,可能就会需要开第二诊室,免得让病人等得太久。

海量资料宛如医院的“感觉神经”,可即时侦测营运动态。对北医来说,资讯时代的竞争不只是精良设备、高超医术的竞争,更是知识生产力的竞争。陈瑞杰指出,“如今台湾医院间的竞争很激烈,差异越来越小。若能妥善使用海量资料分析,可协助掌握营运动态及决策,成为胜出关键。”

上一篇:不陌生的陌生人 下一篇:终于堕落成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