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考酮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苏醒期患者的镇痛效果

时间:2022-10-30 03:42:41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在妇科腹腔镜苏醒期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6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46例患者为治疗组。两组均采取舒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诱导麻醉,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瑞芬太尼停用前10 min治疗组静脉注射1 mg/mL盐酸羟考酮0.08 mg/kg,对照组给予同剂量吗啡。比较两组苏醒期状态、血流动力学、VRS值。 结果 治疗组的心率、收缩压在术毕、拔管5 min时与基础值比较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拔管即刻的静息、运动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剂具有较好的内脏镇痛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控制较好。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苏醒期;盐酸羟考酮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a)-0048-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in patients at recovery period after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oper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in People's Hospital of Langfang City, 112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operation were selected, the 66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as control group, 46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as treatment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Sufentanil, Propofol and Cisatracurium induced anesthesia, and Propofol, Remifentanil maintained anesthesia. Before stoping Remifentanil 10 minut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1 mg/mL intravenous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0.08 mg/kg,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same dose of morphine. The recovery period state, hemodynamics and the VA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ange of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and tube drawing 5 min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valu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VAS in resting and exercise at tube drawing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has better visceral analgesic effect and control of hemodynamic stability.

[Key words]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operation; Recovery period;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妇科腹腔镜术属于微创手术范畴,与开腹术比较,其疼痛时间、程度均较轻缓,术后住院时间短则对镇痛控制要求较高,且该术术后疼痛部位广泛、诱发原因众多,有报道显示80%患者需要阿片类药物镇痛[1]。而且,完善有效的苏醒期镇痛对于减少术后躁动、拔管后应激反应,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盐酸羟考酮属于阿片受体激动药,是从阿片生物碱蒂巴因植物衍生物制成的半合成阿片类药物,适用于中等程度以上疼痛,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平滑肌[2]。口服用盐酸羟考酮镇痛在临床应用较多,注射用盐酸羟考酮于2013年在我国上市,此剂型在手术中的应用报道较为有限。廊坊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14年起使用注射盐酸羟考酮,笔者观察其在妇科腹腔镜术苏醒期的镇痛效果,拟探索更舒适,术后生活质量更高的镇痛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妇科择期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12例。对照组:66例,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43.18±8.17)岁;体重55~73 kg,平均(65.33±8.09)kg;其中行巧克力囊肿术18例,次子宫切除术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治疗组:46例,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的患者,年龄39~67岁,平均(44.28±5.08)岁;体重55~75 kg,平均(64.87±9.76)kg;其中行巧克力囊肿术10例,次子宫切除术1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两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中的Ⅰ级(即患者对麻醉、手术耐受性良好,机体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死亡率在0.06%~0.08%)或Ⅱ级(即患者对一般麻醉、手术可耐受,具有轻度重要器官病变、轻微系统性疾病,但代偿功能健全,死亡率在0.27%~0.40%)标准[3]。

排除标准:已知或曾经具有阿片类药物、非甾类药物过敏史或吸毒史;具有支气管哮喘史、消化道溃疡史、高血压(≥18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者等;具有慢性疼痛性疾病史、长期服用镇痛药物者;术前24 h应用非甾类药物、麻醉镇痛性药物者;精神性疾病、语言障碍者等。

1.3 方法

1.3.1 麻醉方法 患者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均不给予术前药物,术前禁食8 h,禁饮4 h。使用多功能监护仪(MP60,飞利浦)对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进行监测。入室后开放一侧上肢静脉通路,行桡动脉穿刺测压,常规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25 mg/kg,进行气管插管,然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调整呼吸参数,呼吸频率在10~12次/min、潮气量8~10 mL/kg、吸呼比为1∶2,术中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调整,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为35~45 mmHg。麻醉维持:患者吸入1%~2%七氟醚之后间断静脉注射0.15 mg/kg的阿曲库铵、靶控输注0.1~0.2 μg/(kg・min)的瑞芬太尼。由1名医务人员使用生理盐水稀释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为浓度1 mg/mL,待瑞芬太尼停用前10 min对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配比好的盐酸羟考酮0.08 mg/kg;对照组此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好的浓度为1 mg/mL的吗啡0.0 8mg/kg。患者手术完成前5 min停用瑞芬太尼,并使用新斯的明2 mg、阿托品1 mg来拮抗残余肌松。术后待患者苏醒(呼之睁眼)、自主呼吸恢复到呼吸频率>10次/min、潮气量>350 mL、呼吸空气保持血氧饱和度>90%、恢复咳嗽吞咽反射,符合拔管指征后,吸痰拔出气管导管,观察稳定后送返病房。术中心动过缓,心率在50次/min之下,给予0.3~0.5 mg阿托品,心动过速,心率在100次/min以上,给予艾司洛尔0.5 mg/kg;保持血流动力学状态平稳,当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值的80%或者收缩压绝对值

1.3.2 手术方法 术前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放置胃肠减压管、尿管、胃管,做好输血准备,及预备抗生素。患者平卧位,全麻后于脐下做横切口,约1 cm,穿刺气腹针,给予二氧化碳气腹,腹压控制在1.330~1.596 kPa内,气腹完毕后插入套管针,将腹腔镜置入,检查腹腔,并进行病灶处理,病灶清除完毕后八字缝合,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则给予电凝止血。若腹腔内有体液出现,利用冲洗管清除,并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若体液较多则安置引流管,后续拔除。

1.4 苏醒期观察指标

1.4.1 苏醒情况 苏醒时间(物停止使用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物停止使用到拔出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神志完全恢复时间。

1.4.2 血流动力学检测 常规监测,记录术前、手术完毕时、拔管即刻,以及拔管后5 min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各时点的数据。

1.4.3 镇痛评分 采用可视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测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在纸条上分划一条10 cm的横线,一端记作0,另一端记作10,中间依次记作1~9,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挑选出1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苏醒情况

两组的各时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苏醒状况相当。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及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两组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体情况见表2。以术前水平为基础值,分别计算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时各指标变化值,差值均取绝对值,具体见表3。两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毕、拔管后5 min的心率差、收缩压差值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苏醒期VAS评分比较

拔管即刻的治疗组静息、运动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发生恶心,1例出现困倦;对照组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1例发生困倦;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对照组为4.55%(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2,P = 0.96)。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

上一篇: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经济的关系探讨 下一篇:异氟烷对间歇缺氧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