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用视听影视模仿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时间:2022-10-30 03:35:12

试论用视听影视模仿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情感被称为是音乐教学中的灵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此,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为了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中外音乐作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近些年来,新生入学的专业水平比以往大有下降,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文化素质浅薄,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接受,缺乏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音乐欣赏课呆板、枯燥,因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是不利的。那么,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尽快扭转这些不良的现象,笔者通过从多年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与同行交流。

一、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可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直接传递感情信息。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为什么同样是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同样演唱或演奏一首歌曲或一首乐曲,他们的音准、节奏、速度等等都对,但听起来的整个效果还有差异呢?这实际上就是各自内心对音乐的感受问题。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除了听还是听,可初学音乐的学生,对于音乐修养与音乐审美方面似乎一片空白,对于多数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背景以及演奏乐器等等缺乏了解,因而对音乐欣赏课感觉呆板、枯躁,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一些非音乐院校的学生,他们连常用的一些民族器乐与西洋器乐都没见过,更何况去辨听这些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呢?如今可利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采取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把常用的各种乐器――展示在屏幕上,并使学生能视听到演奏者演奏出各类乐器的音色与特点,以及感受到各乐器在演奏中的表现力,加深对各乐器的了解。音乐欣赏要从最通俗、最易懂的中国小作品入手,通过这样视听结合的基础教学,学生才能由浅入深、由初级到中高级,循序渐进地对各音乐作品进行视听感受,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如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视听竹笛与双簧管优美明亮的音色,要求学生各自谈谈听后的感受,学生感受到似乎把他们带到了美丽迷人、春光明媚的田园景色等。视听圆号独特的音色,学生感受到仿佛出现朦胧的清晨或山谷回音的效果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与表现力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其后欣赏作品选段和小型作品就显然轻松多了。如学生通过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楼台相会”选段后,能基本准确地说出作者巧妙地利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丰富表现力,表现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在楼台互诉衷肠的真挚爱情等等。这对于初学音乐的学生有如此感受,说明已有了成效,达到了我们基础教学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明白易懂,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比以往活跃多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奠定了学生良好的音乐基础。

二、影视音乐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育效果主要体现在熏陶、体验、感染等情感的层面上,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的审美情趣。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更加不容忽视,如利用影视音乐来引导学生,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去表现音乐,这是音乐教学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最终目的。一般说,电视电影青少年与成年人都喜欢看,而银幕上所出现带配乐的片段,都是经过作曲家们根据其反映的内容情节所精心创编的,所以影视音乐能有效地反映出喜、悲、哀、乐等等,观众的感情变化也是随着影片所反映的内容情节而变化,有时催人泪下、有时令人心花怒放等等,这就是影视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常利用多媒体播放些带配乐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强烈的表现力,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情感的空间,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激发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等等。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一配乐片段:当连长看到站岗被冻死的战士阿米尔时,万分悲痛地大喊阿米尔的名字,向天鸣枪,银幕上顿时出现雷电交加、雪崩地裂的画面,同时音乐响起了《怀念战友》歌曲的前奏,整首歌曲与同时展现在银幕上的画面扣人心弦,使学生动之于情……由此可见,这种视听艺术的融合,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对这样的上课形式,反馈很好。

通过利用影视音乐的教学方法,还可增加学生对各民族音乐与民族风情的了解,如《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多部优秀民族影视的歌曲,虽早已家喻户晓,流传至今,但对现在的青年学生来说似乎并不了解,还须多让学生视听反映少数民族的影视音乐,加深对各民族音乐与民族风情的印象,并通过影视音乐了解到更多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如葫芦丝、冬不拉、马头琴、独弦琴等等,要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只有民族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

众所周知,音乐素质的提高是靠长期日积月累而来的,让学生多感受影视音乐也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之一,因此,在课堂上,用影视音乐来呼唤学生的情感,时刻把握情感这条主线,用音乐情感与情绪的这种特质来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诱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愿学”,“好学”,“乐学”,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模仿学习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学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法,这样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牢牢地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我们知道,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以解决一些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

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技能课)实际上就是一门模仿课,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与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演唱和演奏等,学生通过视听老师的教学后,模仿着老师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演唱和演奏,一般来说模仿得好,就是有进步。过去,在国外曾经有位很受欢迎的著名歌唱家,可他从没上过一天声乐课,完全靠模仿唱片演唱而成名。近年来,很多国家也同样出现一些没学过声乐的歌星,有些人模仿的原唱原奏让人很难辨清真假,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模仿。实际上就是她们长期通过视听、感受和模仿歌曲音乐,从而形成的良好音乐素质。

课余时间里适当的模仿演唱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自身条件相似的),模仿感受唱片的演唱也是一种学习,但强调不能盲目地完全模仿,也要注意自身的特点和风格。有时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上小组声乐课,首先让学生视听和感受几遍歌曲,然后一句句地进行模仿演唱指导,同时也让学生之间相互指正,互相交流学习等、通过不断的进行模仿~感受、再模仿~再感受,逐步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同时特别强调,除了模仿学习演唱技巧与演唱表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打动听众,与之产生共鸣,同时,学生们的音乐素养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上一篇:教师专业化视野中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探... 下一篇:高职院校建立创业带动就业长效机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