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模仿”

时间:2022-10-30 02:38:18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这种美的歌唱是一个个得到良好控制的精巧而优美的乐音展示,给观众以美的乐音的音响享受。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需要把歌唱者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当你听到声音觉得很轻松自然、美妙空灵时,那其实已经由歌唱的人经过无数次地揣摩、训练学习而达到的境界。因此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得不断追求歌唱的音响效果,研究歌唱的技巧性,于是在学习、训练美声唱法的过程中,都会探索一些有效训练声音的各种方法、手段。当一个刚开始接触美声唱法的人因为并不了解这种声音发声的特性和内涵,而无从下手。模仿便成了大多数学习美声唱法的人所用的主要手段,其目的主要是追求对声音的模仿。一个刚开始学习歌唱的人,往往都是先从模仿他人的演唱而起步的。每个声乐爱好者在业余歌唱时都有自己喜爱的演员或崇拜的明星,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有几分模仿老师,每个从事声乐艺术的人都是从听他人的演唱开始接近走入这一行的,人人都逃不过模仿这个概念。因些模仿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模仿是指“承袭某种所谓的模式或样板的东西的形象”,它是一种效仿、摹制。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中,由于它不同于一般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的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学习的训练歌唱技巧刚开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声教,教师的示范演唱作为他希望学生追求或仿效的声音原始模型,这一现象司空见惯,然而我觉得盲目地强调模仿声音,会使训练者导入演唱训练的误区。特别是到了学习美声唱法的中、高级阶段,仍然停留和沉浸在盲目地模仿当中,乐此不彼,独行此道的话,那这对训练者向美声唱法更高层次的提高会产生一种阻力和过失。

在当今这个时代普遍出现的对于美声唱法的模仿途径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这些都容易使训练者导入美声唱法中的误区。下面,我仅对这几种盲目模仿的现象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一、盲目依赖对教师范唱的模仿为误区之一

首先,在美声唱法的训练过程中,学生最直接、聆听的是教师的演唱及课堂上的示范。每一位具有歌唱示范能力的声乐教师其平时的演唱及课堂上的范唱给学习者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范唱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模仿时的发声、吐字、表情、音色乃至歌唱的姿势和神态往往也潜存着教师的影子。但如果教师的范唱在技术、技巧上也有所缺陷,教师本身作为模仿对象,他发出的声音也会有这些或那些的不足。那么作为模仿者如果盲目地模仿就会将这些不足带入自己的训练发声中。如此一来不良的范唱就会对学习产生误导并使学习产生依赖性。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声音的表现还会妨碍学生的正常学习。

其次,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学习声乐时间的长短、演唱经验、对作品的理解及知识积累的深厚与否是不同时。譬如,男教师在教女学生时,由于声带不同,女学生若盲目模仿教师的声音势必会造成音准问题。或如果教师本身的音色属于女高音,学生的音域条件属于女中音,让女中音的音色模仿女高音,怎么样都会觉得低半个音,就会造成喉头挤压,气息上提,声音紧、窄的后果。因为学生在模仿教师的音色时,已经超出了她所能表达音域的能力范围。长此以往就会使训练者逆向而行、适得其反,破坏训练者自己的嗓音,严重的还会破坏声带,使原有的音色失去应有的特性和光彩,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也随之消失。反之,也是相同的道理。

二、沉迷于对著名歌唱家的盲目模仿为误区之二

(一)对于那些美声唱法的初学者来说,许多著名歌唱家的演唱也会成为训练者模仿的对象。有时还错误模仿歌唱大师演唱时的表情,会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声音或演唱方式向自己崇拜的偶像靠拢。可能在中国对于传统歌曲的演唱都善于用模仿,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在盲目模仿有名的演唱者的声音时,都想做到尽善尽美。孰不知模仿过了界限,阻碍了自己声音的发展。就如石惟正在他书中讲到的“在20世纪50年代。唱马玉涛首唱的歌曲就要像马玉涛,唱郭颂首唱的歌就要和郭颂一样才好。在70年代男高音都模仿李双江,在女中音方面,全国不知有多少个‘关牧村’”然而,他们忽略了自身的先天条件与歌唱大师之间的差别,也不了解歌唱家在演唱时对作品的感受如何。而是无原则、无目地盲目模仿心中偶像的音色,这对学习美声唱法的人来说是错误的做法。例如:像迪里拜尔演唱高音时,之所以那样如黄莺般轻松明亮,除了自身的嗓音条件外,还经过了长期技术上的科学练习才达到的。而有些学习者为了追求高音,就不顾演唱方法的科学与否,拼命地喊、挤。造成了原本很好的声音条件由于不正确的演唱方法,使自己的嗓音日渐暗淡,以至最后损坏了自己的声带,失去原有的光泽。

(二)对于美声唱法学习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来说,片面追求与歌唱家如出一辙的声音,忽略了情感表达,很难达到主观上追求的理想声音效果。我们如果只是盲目地停留在单纯、或照搬已成名的歌唱大师的歌唱,即使我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模仿地又似乎达到了惟妙惟肖,甚至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但最后只能是某些歌唱大师的廉价仿造品,严重桎梏了歌者的创造性。有时还会犯在演唱中夸耀自己的错误,尽管声音表现与作品表面相同。但却全然不明白作品的内涵,演绎的作品也没有深度。

三、片面地追求对各类VCD、录音唱片的模仿为误区之三

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录音唱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美声唱法学习者的好助手。1、很多训练者在听赏录音唱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盲目地模仿录音唱片中的音色。听到的声音与自己模仿的声音产生误差,就会使一些训练者造成歌唱技术上和声音观念上的错觉。长期聆听录音唱片而导入声音判断的误区。2、训练者为了演唱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时常会模仿录音唱片中的语言――多数是意大利语。但是多数人在演唱前可能都没系统地学习过这门语言,纯粹是听着录音唱片依葫芦画样拼读,造成发音不准,意义走样,使人听了不解其意。甚至由于发音的错误造成演唱技术上的障碍,走入演唱的极端。

四、笔者在训练中对盲目模仿的实际体验

学习过美声唱法的人都能清楚地懂得美声唱法训练中那种美妙的声音并不是靠盲目地模仿出来的。人的发声系统本身就是一台机器,通过人自身各发声器官的调节才能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谈到的“歌唱是有意识的心理技术催生下的潜意识创作”。这一过程不是通过盲目模仿就能达到的,因为发声器官的调节根本不能用肉眼看见,你能听到了声音但不能看到操作技巧,只能靠练习者自己感知和领悟。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你即使运用模仿的手段使自己的声音听上去非常像模仿对象的声音,你所发出声音的途径也不一定正确。这

取决于三方面:1、从人的听觉上来说,“任何声音都要通过人的听觉来辩别和监督,而人们对自己发出的声音的听觉感受和别人对自己发出声音的听觉感受是不同的,声音传导路径的不同会引起听觉印象的差异,其结果就会引起歌唱者对声音判断的失误。训练者在模仿他人的声音时通过听觉调整的过程中就会把好的声音误认为不好,把自己听着响亮饱满的声音误认为很好,其实不然”。2、世界上从来没有两个嗓音是一样的,你的声音模仿再像也还是自己的声音不是他的。再者各人的发声系统也不相同,如果发声方法不对也有可能发出相同的声音。盲目模仿相反还阻碍了练习者自己声音的本质特性,抑止自我嗓音的发展,产生疲劳感。3、用美声唱法歌唱就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机械性操作练习来完成。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美声唱法训练是一个循环反复,曲折前进的过程。在我不断深入学习美声唱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接受了一些正统美声唱法的技巧训练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积累之后,现在我越来越感到盲目模仿对我的演唱训练起着不小的阻碍作用。当我刚开始学习美声唱法时,我只知道老师说声音要打开,然后老师唱一句我们模仿一句,只要声音模仿得像就是好的。当时脑中并没形成正确的发声概念。其实那会儿盲目地模仿老师的声音很空洞,没有穿透力,气总是浮在胸腔上部。上高音时听着以为发出了像老师一样尖而亮的声音很好,其实完全是在挤嗓子,盲目地模仿使我养成了不少的坏毛病,演唱时气息一团冲,满嘴哈气,声音位置不稳定一忽高忽低……

当学习过一个阶段后,我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声音概念。但在长期训练过程中可能已经习惯依赖于对教师范唱的盲目模仿,让自己形成了一些演唱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演唱到高音时会产生恐惧感,一张嘴就全乱套了,不知如何唱。只有在老师示范演唱后才能勉强唱上去,不示范就找不到感觉。2、自己明显觉得虽然模仿老师能把高音唱上去,但是我的嗓音本身属于宽厚低沉的,老师是属于明亮的男高音。我无论如何模仿都达不到他那种轻巧明亮的音色,有时一不小心就把嗓子给唱哑了。3、听觉的误导,模仿时总是一边听别人的声音一边听自己发出的声音。自己模仿时会有意识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忽略了发声系统的调节。听自己的声音不如他人的柔和明亮就觉是不对,这样越听越错,嗓子越唱越累。4、盲目模仿让我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形成了片面追求声音的习惯。在调整声音时,也只是把声音的前后、音色的亮暗,位置的高低,声音的大小调来调去,削弱了自己本身对于作品艺术性的解释,使自己演唱的歌曲没有艺术生命力。这样盲目强调模仿声音,不仅妨碍了自我个性的发展,也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表现。例如:我在学习演唱歌剧《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时,很努力地模仿老师的演唱又模仿唱片录音中歌者的演唱,不断追求声音的表现力。自我感觉在声音处理时该柔和、该弱、该加强的地方都已经做到了,可是声音还是呆板单调、没有情感。盲目模仿让我忽略了对作品背景和所表达的情感意韵的了解,唱完后不知道歌曲中表达的深刻内涵。因为已习惯于肤浅地如小孩说话似的拷贝、复制声音,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声音的特色。这样,不利于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美声唱法。

综上所述,学习美声唱法的演唱并不是盲目地模仿就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歌曲的技巧和真谛。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只是最初的学习方式,模仿可以提高演唱者的艺术品位以及对歌唱的鉴赏能力,但不能把美声唱法真正领悟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我们试图盲目模仿时,我们其实是反自然而行,因为没有两个声音完全一样,没有哪个声音有自称完美。盲目模仿只能养成“鹦鹉学舌”的演唱,它不利学习者发挥自己声音的特性,严重的还会破坏自己的嗓音及声带。它更不利于艺术性表现。盲目地通过模仿追求自己想要的声音往往会使训练者不知所措,甚至会有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真正要学好美声唱法这门艺术必须结合自己实际和正确的训练方法。而不是盲目模仿。

上一篇:质疑·探索·知晓 下一篇:去高原明珠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