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张爱玲 第4期

时间:2022-10-30 02:04:33

摘要:张爱玲,文学上的天才,生活中的舞者。李碧华说:“张爱玲是一口古井,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作为一位传奇人物,她亦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怨恨离愁。看性格,她特立独行;看亲情,她别样风格;看爱情,她如痴如醉;看友情,她倾尽所有……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生,总是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前去发现。

关键词:性格;亲情;爱情;友情

一、张爱玲有她自己的方式

对于张爱玲,众说纷纭。有人称赞她卓绝的文采,亦有人攻击她那不羁的性格。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于任何一个人,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缺点。上帝是公平的,它在赋予一个人某方面的才能时,必然会赐予她某方面的不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在这一点上,张爱玲将其诠释到了极致。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受世俗的束缚,张爱玲以她自己的方式傲然于世。

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写到:“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的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因此读者易受此引导,以为她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只是若真的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谁又会如此批评自己呢?我们不能用大家普遍的模式去要求任何人,凡事都有特例。因此清秋子在《爱恨倾城小团圆》里说张爱玲有她独特的人情味。在《爱恨倾城小团圆》里有如此一段:张爱玲在伯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的时候,性格依然是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极少和同事见面、交往。有一回张爱玲患了感冒,请了假,同事陈少聪打了电话过去问候,又跑去中药房配了几副草药给她送去。为了不打扰她,他摁了几下门铃,把药包放在门口就走了。几天后,张爱玲来上班了,什么话也没有说。但陈少聪却突然发现,自己桌上有一张小纸条,只写着“谢谢”两字,压在一瓶新买的“香奈儿五号”香水下面。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不是她特立独行,只是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禁会反问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我们又做的如何呢?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随性而为——我们总是顾忌太多,结果往往是累了自己。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天才的张爱玲,过早地明白,人在承受力生命的同时,就注定了要承受岁月里星罗棋布的“蚤子”式生活琐屑。她懂得删繁就简,所以,她活得三秋之树那般瘦劲挺拔。

二、亲情——别样风格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被广泛认可了的。对于张爱玲,如此;对于她唯一的弟弟,张子静,亦是如此。但是在同一个家庭背景下却孕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倔强,一个懦弱。照常理推断,父母离异,后母的加入,本是同父同母的两姐弟更应相依为命。只是,事实就是事实,不是任何人可以推断或猜测的。对于张子静与姐姐张爱玲的关系,从他晚年与台湾作家季季合著的《我的姐姐张爱玲》中可以略知一二:还没走到爱丁顿公寓我姐姐的住处,我就想到这样贸然前去似乎不太稳当。一来我姐姐的个性一向不爱见陌生人;二来她当时可说是红的发紫的巅峰期,向她约稿的著名报纸杂志很多,她成天在家里做一个“写作机器”也应付不了那许多约稿,也许不会答应我们这无名刊物写稿。如果她当面叫破,我是她弟弟,听她几句排揎倒也无所谓,让我的朋友邵光定当面难堪就下不了台。弟弟去见姐姐却显得如此陌生、忐忑,完全没有亲人间的亲切与自然。通过他们姐弟俩往来的信件也更加印证了一个事实:他们姐弟俩的关系似乎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对于这也许无人能解释清楚,我们不是当事人,对于此我们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感到不解与惋惜。

而她与父亲张志沂,后母孙用蕃的关系就显得明朗许多。作为一名父亲,一名封建家庭纨绔子弟形象的父亲,我们对他不能抱以太大的希望,尤其是在后母进门的情况下。自古后母难当,暂且不论后母做得如何,也许刚开始时,孙用蕃确实想真心对待他们姐弟俩——毕竟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只是那个时代,那种家庭背景似乎注定她们的关系好景不长。而父亲张志沂,从一开始对张爱玲就不亲切,再加上后妻的挑拨,使父女关系雪上加霜。所以后来的被困半年仿佛也就容易理解许多。父女、母女关系成为这样,是他们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而这也为我们天才文学家的诞生起到些许作用。

俗话说,血浓于水。因此张爱玲与母亲黄素琼的关系十分密切,纵使母亲在自己年少时曾弃他们姐弟俩不顾而出国,纵使母亲与父亲离婚不再赋予自己一个完整的家……一切的一切都抵挡不住亲情的步伐。亲情,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爱玲的别样亲情,值得我们深深去挖掘。

三、爱情——雾里看花,众说纷纭

喜爱张爱玲的读者,很多都为张爱玲的爱情和婚姻深深惋惜。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是源于文学深处的对“善者善报”的唤起。然而,什么是“善报”呢?倘若张爱玲果真得到我们俗人眼中的那种“好运”,嫁了个年轻富强而且有经济实力的丈夫,每天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她还有思想自由和写作自由吗?她还能保留她的文学天才吗?她还能这样纯粹的只做她自己吗?她还敢这样真实的活着真实的表现自己吗?生命,永远不会按照计划的轨道前行。每个作家都是有故事的人。

胡兰成,张爱玲用尽生命去爱的人,最终带给她的是无尽的伤痛。尽管他们有过美好的时光,尽管他们曾经如痴如醉。只是对于胡兰成这样一个在女人圈混的人而言,爱上他注定如飞蛾取火。假设胡兰成在遇到张爱玲后从此痛改前非,浪子回头,与张爱玲一切携手前行,我有理由相信无论胡兰成是否是汉奸,张爱玲都不会离他而去——只因他是她的爱人;因为她是如此的独特。只可惜,事实是无情的,总是让人伤心欲绝。而对于她的第二段婚姻,赖雅,带给她的,有幸福,亦有苦难。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余斌教授在《张爱玲传》中写道:“倘若她对赖雅’无情’,那么,她还有’义’。”“张爱玲的两次婚姻带给她的都是痛苦大于幸福,磨难多于快乐。第一次可说是’人祸’,第二次可说是’天灾’,对于她,一样的不堪回首。”张爱玲自己也曾写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只是按照张爱玲的性格,如若她对赖雅有的只是义,恐怕她更多的是会一走了之。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对赖雅的感情不仅有义,更多的也许是依赖。对于这段婚姻也许是痛大于乐,我们仍要相信那句话“痛并快乐着”。而《小团圆》的问世,让我们了解到在这两段爱情之间,还有桑弧这个“剂”——纵使最终没有结局,但是对于那时的张爱玲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止痛药”。

四、友情——无悔付出

炎樱,是深度介入张爱玲生命的人。在她的小说和散文里,炎樱出现的频率很高。对于炎樱这个朋友,张爱玲可谓是赤诚相见,毫无保留。人的一生中,能有这么一个知己,足矣。

而遇到宋淇、邝文美夫妇,则可说是张爱玲的幸运。这对夫妇给予张爱玲的帮助是从未想过回报的——张爱玲立下遗嘱,将所有财产赠给他们夫妇(我们理解为包括其著作权)——即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曾出现过断裂的痕迹。也许只有经历过磨砺的友谊才愈显可贵,我由此读到的是张爱玲对他们夫妇俩的信任,无所保留。也正是基于这份信任,这份理解,《小团圆》才得以问世,才能还原我们一个真实、完整的张爱玲。

总之,对于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味。这只是我眼中的张爱玲,也许有诸多误读的部分,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而她那传奇的一生,值得我们更多的人前去探索。(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我的天才梦》,M.西风出版社,1941年,P147

[2]清秋子,《爱恨倾城小团圆》,M.京华出版社,2008年11月,P27

上一篇:浅析《儿子与情人》中家庭悲剧的影响下威廉及... 下一篇:设计与自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