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10-30 01:52:48

耳穴埋籽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耳穴埋籽方法预防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笔者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对57例(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22例)慢性胃炎进行了耳穴埋籽,对神门、胃等几个穴位进行实验,并且记录观察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痛反应情况。结论得知,有5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痛明显缓解,有7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痛缓解不明显,因此笔者得出结论,耳穴埋籽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耳穴埋籽;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护理

目前来看,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胃痛等不良后果,使得人们的身体更加虚弱。中国医学上认为,人身体机能的紊乱使得胃的功能也出现一定的障碍。本文介绍的耳穴埋籽属于耳针,具体做法是将一种籽儿贴于耳朵的某些穴位或者某些反应点,通过一定的压力,使穴位受到一定的刺激,然后经过神经中枢的传输,使得机体得到重新的平衡,并且使患者静下心来,减少胃痛带来的痛苦,从而很好的治疗了慢性胃炎。在多年的行医工作中,我们采用了耳穴埋籽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从2012年9月选取57例慢性胃炎患者对其采用耳穴埋籽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相仿,截止到2013年9月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其调查分析情况总结如下:

1.2 方法及疗效

1.2.1 方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耳部皮肤、有无禁忌症、是否使用止痛药物、留籽时间;于治疗前 30 分钟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取一侧耳部穴位胃、神门、贲门,予埋王不留行籽各一粒,指导患者每日按压穴位 3~5 次,每个穴位每次按压 5~10 下,夏天保留籽 2~3 天,春秋 3~5 天,冬天 5~7 天,如有潮湿及时更换。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体弱者用轻刺激法,以患者感觉有“酸”“、胀”感,“得气”为宜

1.2.2 疗效观察:观察患者采用了耳穴埋籽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后 3 天内胃痛反应情况,缓解是否明显。并且对胃炎患者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分析:据相关专家的调查显示,53.9%的胃炎患者会有焦虑和抑郁的症状,61.9%的患者会有抑郁症状,82.4%的患者会有焦虑的情绪。这些数据显示,无论是轻度胃炎患者还是重度胃炎患者,很多患者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对于慢性胃炎带来的痛苦,很多人会轻视,但是对自己造成的痛苦却也让自己痛苦不堪。慢性胃炎的轻视使得胃炎的治疗有所延迟,他们总认为一定的药剂就能治好,但是实际上只能缓解暂时的疼痛。久而久之就会对药物形成依赖,而且胃炎疼痛并不会减轻。

2 护 理

2.1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按压耳穴的方法,避免按压方法不对或刺激强度不够而影响耳穴埋籽的效果。告知患者给予一定的刺激才能产生效果,只是贴附于耳穴上是没有效果的。一旦耳穴埋籽有潮湿或脱落现象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效果。交待患者避免揉压耳穴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如出现疼痛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2.2 心理护理: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恐惧、紧张心理可进一步加重胃痛等不良反应。心理护理要解决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认识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有关治疗的方法、药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消除患者的顾虑。对于曾引起严重胃痛的患者,应告知患者治疗方案不同,使用治疗药物不同所引起的反应也不同,改正患者凡是治疗都会引起胃痛等不良反应的错误认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同时,可指导患者通过听广播、看书、听轻松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减轻对疾病治疗的恐惧。

2.3饮食注意:无论是患者的家属还是护理的医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对其进行一定的营养调整,一些比较辛辣、比较难以消化、油性很大的食物,一定要拒绝,因为这些食物会对患者的消化道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对胃黏膜。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多喝一些营养粥。慢性胃炎患者胃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吃的过饱,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吃饭时一定要注意,少量多餐。病人的家属可以准备一些比较丰富的样式,但是切记一定要避免辛辣,从而使患者的食欲有所提高,最终通过一定的治疗使得患者的慢性胃炎得到很好的治疗。

3.结果:

2013年9月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耳穴埋籽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疗效,57例中有50例在一年中通过耳穴埋籽的方法后,胃痛明显缓解,只剩余的7例胃痛缓解不明显,并且通过一定的药剂注射后,疼痛得到相应的缓解。在治疗的过程中,耳穴埋籽的方法十分的简单,受到患者及其的亲属的好评。

4.讨论:

中国传统的中医操作之一就是耳穴埋籽,并且它是针灸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人的身体构造上来讲,耳穴和很多的重要器官相连,通过一定的手段使这个穴位受到一定的刺激后,能够使相应的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并且可以使患者气血得到一定的调和。通过胃穴调节胃,能够使得气有所降低,从而使胃痛缓解。耳穴埋籽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一定的穴位附上王不留行籽就行,对于患者来说,引起的胃炎不良反应很少,并且很容易就能操作,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对于患者的亲属来说,无疑使一大福音,他们能够主动的接受并且对医生主动配合。虽然在调查中,耳穴埋籽的方法疗效显著,但是也不能忽视其缺点,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患者对耳穴埋籽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其传统治疗经历也使得患者有一定恐惧性,这些问题都需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傅晓晴,刘凯,杨永升. 从慢性胃炎的测试谈耳穴的诊断意义[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5(01)

[2]王虹峥. 耳穴诊断法及其发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05)

[3]汤晓云,姜云武,管遵信. 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J]. 中国针灸. 2000(11)

[4]张万岱,姚永莉.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3(05)

上一篇:基于MIKE21的洼蓄滞洪区洪水演算模拟 下一篇:冰酚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