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分离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10-30 01:29:50

量价分离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摘 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是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模式。本文分析阐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的区别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

【关键词】量价分离;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定额计价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方法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1)计价依据不同。在传统定额模式中,建筑产品价格普遍采用“量价合一”的静态管理模式,即通过工程预算定额确定建筑产品价格。这种计价模式既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更不能反映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模式中,国家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目编码的原则下,编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规范》,作为强制性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但不是计价的主体,在具体的计价过程中,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按照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计价规范为投标人提供工程实物量清单和技术措施项目的数量淆单;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统一量和对拟建工程情况的描述及要求,结合项目、市场、风险以及本企业的综合实力自主报价。这种计价模式把过去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施工方法、消耗量水平、取费等改由施工企业来确定,实现建筑产品价格市场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量价合一”的传统的预算定额制度,为工程造价走向市场化奠定了基础。(2)单价不同。定额计价法的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法采用综合单价形式,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综合单价是投标人根据自己企业的技术专长、材料采购渠道、机械装备水平、管理能力、投标策略等确定的价格,综合单价的报出是一个自主报价、市场竞争的过程。(3)计价规则的区别。定额计份的工程量不仅包含净用量,还包含施工操作的损耗量和采取技术措施的增加量,计算工程量时,要根据不同的损耗系数和各种施工措施分别计量。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一般指净用量,它是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出的工程净用量。它不包含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损耗量和采取技术措施的增加量,其目的在于将投标价格中的工程量部分固定不变,由投标单位自报单价,这样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均可在同一条起跑线和同一目标下开展工作,可减少工程量计算失误,节约投标时间。(4)评标原则和方法不同。传统报价模式总是以事先确定的标底价为准绳,认为接近标底价的报价最合理,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机制。而“量价分离”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以“合理低标价,不低于成本价”为标准,要求企业的报价不是盲目的压价,而是有理有据的低价。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模式的优点

实行工程量清单是促进建筑市场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强化竞争意识,施工企业必须把技术创新相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均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中包含了工程直接费,工程间接费,利润和应上缴的各种税金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由施工企业自主定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报价,把技术、经济、质量等因素细化到单价的确定中,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三、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现了量价分离,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模式,是承包人依据发包人按照统一计价项目设置,统一计量规则和计量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的工程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由此形成工程价格。这种计价模式体现了企业对工程价格的自主性,右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由“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转变,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真正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工程造价,这对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促进工程招投标机制的推行发挥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德荣.新形势下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模式与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刘奉波.探讨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李炳红.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阶段控制浅议[J].现代企业教育.

2009(10)

上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可持续研究 下一篇:海淀全力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