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心理词库理论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10-30 12:13:32

探析心理词库理论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心理语言学中的心理词库特点、组织结构和提取因素,结合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能更加有效指导英语教学的实践,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英语词汇学习能力。

[关键词]心理词库 词汇学习 教学策略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二语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近年来,心理词库是心理语言学与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相关的研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词是如何在人脑中组织以及如何被提取的,而这些研究的硕果有助于指导英语词汇的实践教学。本文从研究心理词库的基本理论出发,具体探讨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指导英语词汇教学,从而提高学习者学习词汇的能力。

一、心理词库的概念与特点

心理语言学家把词在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称为人类的心理词库,它又被称为内部词典(Internal Lexicon)或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Emmprcy和Franklin(1985)认为心理词库是“人脑中句法的基本构成成分,以及说话者所明白的关于该成分的所有信息的总和”。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而词汇涵盖的意义当然是指词的本身(音、形和义)的构成和在具体语境中所承载的意义。词汇在人脑中不是随意的堆砌而是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且有一个规则严密的合理系统,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学习者可以从中筛选、甄别、提取和应用。

二、心理词库的组织结构

心理词库中的词汇在人脑中的组织结构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我们只能根据人类在词汇的提取过程中来揣测而实现。心理词库的组织首当其冲地必须有利于快捷和准确提取,必须兼顾大容量存储和高效提取两个特征,但人类的大脑或许在寻觅一些近乎理想的折中方案,即既能大容量的存储又能快速便捷提取。至于心理词库组织结构,心理语言学界一直争议不休,有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是最好的组织模型。在语义网络中,心理词库中的词汇作为一个概念或者节点存储在大脑中,这一概念或者节点又与其它概念或者节点有着至关重要的语义关系。与语义网络中的分级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相比较而言,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更加具有灵活性,该模型周全考虑了词汇知识的概念、句法和语音知识。Bock和Levelt(1994)在激活扩散模型中指出,人类的词汇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概念层、词目层和词位层。概念层表示词汇意义的知识,由表征概念的节点构成,节点之间通过各种关系相互影响。词目层是解释词汇句法的知识,而词位层则是词汇语音的知识,例如英语词汇“pig”汉语意思是家畜“猪”、词性是名词和读音特征是“/pig/”,含有三个音素等。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能够解释一个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或者部分读出这个词的音,但不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个词。这就是常常所说的舌到唇边现象(Tip of Tongue Phenomenon)。这说明能够提取词的概念层和词目层得知识,但是不能够完整地提取词位层的知识。把概念、句法和语音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词汇激活扩散模型是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最能反映心理词库本质的模型。由于该模型将词汇知识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到了,因而该模型的组织结构更加有效提取心理词库中的词汇。

三、心理词库的提取因素

词汇存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现实中的运用,为了在运用中实现有效的提取。心理词库的提取是有能度和速度之别的,而导致这些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第一,根据词出现的概率,使用的频度称为词频效应(Frequent Effect)。心理词库中的词大概分为高频词和低频词。Forster和Chamber(1976)在试验中发现,高频词的提取速度要比低频词快71秒。因而词汇出现的频率越高,受到刺激时激活的可能性越大。第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的现象称为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几乎在所有的人类语言中,都会有多义词。人们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不仅要增加词汇的宽度,即词汇的数量,而且也要增加词汇的深度。而词汇的深度的一个重要维面就是词义的数量。如果增加词义的的数量,那么势必会增加词汇记忆的难度。与其同时会降低具体语境中准确提取词义的速度。第三,一个词往往可能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素组成,即词素构成(Morphological Complexity)。例如英语”impressive”一词包含三个词素,即前缀im-词根press,后缀-sive组成。实验研究发现,带有词缀的词汇反应要比不带词缀的词汇反应缓慢。在心理词库的提取过程中,往往先分析词汇的词缀的构成情况,然后分别再提取词根和词缀。这样,提取的难度会小一些,且速度也会快一些。第四,语义启动(Semantic Priming)是指启动刺激词对随后出现的相关目标词在发音或词汇确认上的促进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在目标词的前面增加不同的启动词会影响受试对目标词的反应:如果启动词和目标词有明显的语义关系,受试对目标词的反应就会缩短。因此人们要充分利用各节点之间的语义关系,尤其是建立新词与心理词库中被频繁使用的高频词之间的联系,通过各节点之间的不同组合达到有效重组,形成词块,提高记忆的容量,同时也会提高提取词汇的效度。

四、心理词库理论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启示

基于以上对心理词库基本理论研究的介绍,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心理词库理论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启示。

(1)联想教学策略。学习者为了达到记忆的目的,而借鉴各种各样相同、相近或相反的特征充当激活因素的一种学习策略,也就是把原有的心理词库网络不断激活的过程。联想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语音组块联想记忆,即新词的某些语音组块是学习者联想到学过的有相同或相似的词汇,从而能够较好的记住新词的过程。第二,语义联想记忆,即根据词汇语义之间的同义词、近义词和上下义等关系进行联想,通过语义场记忆新词。第三,相关联信息联想记忆,即这些相关联信息有语音、语义和拼写等语言信息,也有非语言信息。联想记忆的效果因人而异,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已有信息可以帮助新知识的获取,正处于遗忘边界的知识也能得以恢复记忆,从而帮助学习者长时记忆词汇的关系网得到巩固、重组和发展。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课词汇讲解时,可针对每个新词,让学习者绘出以新词为中心的原有词汇的层级网络拓展图,这样会让学习者在平时学习中潜意识的养成运用联想策略进行词汇记忆的习惯。

(2)语块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发现,短时存储的基本单位是语块。鉴于语块化认知理论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特点,可以把词汇组合在一起结成一个单位以节省记忆空间为目的。从而达到减轻记忆的负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强化学习者对预制语块的认识,引导学习者在记忆词汇过程中对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语句框架进行整体记忆。学习者预制语块的存储可以有效的提取所需词汇,并且能够降低语言运用的风险。

(3)隐喻思维教学策略。英语词汇不仅多,而且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机械记忆加上输出贫乏等因素直接导致学习者记忆的多,遗忘的也快,更重要的是在运用中不得体的使用等。实验研究发现,日常语言交流中大约有70%以上的词汇表达来源概念隐喻思维过程。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运用隐喻思维进行词汇教学,在教授新词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对目标词的引申义进行深挖,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理解词汇,发觉语言内部规律,强化学习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词汇知识,提高词汇能力。

(4)语境教学策略。语境之所以有助于词汇的激活或提取是因为它能够降低词汇的辨认阈限。词汇的使用离不开语境,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在语境中教授词汇,减少母语中介干扰,让学习者在语境中了解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在教学中的每一课,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设计课堂模拟语境活动环节,让学生用英语新词互动表达,可以是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动交流,从而强化了语境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五、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心理词库基本理论的研究,并总结了心理词库理论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启示,为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提供了心理语言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当然,这仅仅是很浅显的分析,至于英语学习者的心理词库理论研究还没有穷尽,这还有待于心理语言学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Aitchison, J.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iang, Nan. “Lexical Representation&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

Peters, A. The Uni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Schimit, N.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桂诗春.“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外语界》,2006.

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袁玲丽.“联想策略与直接词汇教学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张淑静.“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库之间的联系”.《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张淑静.“二语心理词库和母语心理词库的差异”.《四川外国学院学报》,2005.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芜湖)

上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有效指导 快乐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