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马蒂诺:还原漫画的本质

时间:2022-10-30 12:07:53

史蒂夫·马蒂诺:还原漫画的本质

大叔的漫画情节

距离史蒂夫・马蒂诺的上一部作品《冰川时代4》,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其实,这段时间里,史蒂夫・马蒂诺并没有闲着,他带领他的团队一起投身到这部《史努比:花生大电影》的制作中。“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看《花生漫画》,刚开始学画画,我画的第一个人物便来自《花生漫画》。当我接到邀请做《史努比:花生大电影》的导演时,我特别高兴。但我随即感受到了压力,因为他们特地‘警告’我,千万不要搞砸这些童年的美好记忆。还好,这些责任将由我跟蓝天工作室的400多名动画设计师一起承担。这400多个人,不仅是我的朋友,也都是《花生漫画》的铁粉。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电影做好。”看来,“大叔”史蒂夫・马蒂诺依旧童心未泯。

责任越大,压力也越大。将如此经典的“史努比”形象搬上银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史努比最早出现在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1950年连载的作品《花生漫画》,作为世界上最纯真、善良的狗,它的漫画形象早已风靡世界。导演史蒂夫・马蒂诺称自己是史努比的死忠粉,当初他学画画,第一个任务就是临摹《花生漫画》。“得知我要将史努比搬上大银幕时,我的亲友为我高兴的同时也向我警告,千万别搞砸他们童年美好的记忆,所以我压力很大啊!”

史蒂夫・马蒂诺与他的团队在反复地探索中发现,在史努比诞生的60多年里,它的形象一直在演变和进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史努比的鼻子很长,后来渐渐变圆。最终,团队选择以更具代表性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史努比的形象为标准进行塑造。“这当中有不少挑战,例如史努比住的狗屋,每个木板之间都会有弯曲的小缝。可是用电脑做图,线条都是笔直的,要想歪歪扭扭,还真有些难度。当我们遇到困难,便回过头去参考那18000篇《花生漫画》。我们在搬弄动画模型的时候,对角度特别敏感,每个细节都必须到位。稍微一点差错,史努比就会失去它的亲切感。”核心技术有了,如何传授给团队中的100多位动画师,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史蒂夫・马蒂诺还专门成立了“露西动画学院”,用三个星期的高强度课程,将这些专业知识传授给团队成员。

史努比题材的上一部影像作品大约在35年前,这次则是首次用3D技术来呈现手绘漫画的质感。史蒂夫・马蒂诺认为,《花生漫画》最早是给大人看的。他表示:“我最喜欢《花生漫画》的地方是,它讲述的是人性,它探索了人的内心,任何文化背景的人对此都会有共鸣。”

首次中国行

这是史蒂夫・马蒂诺第一次来中国,对此,他显得异常兴奋。他不仅感慨自己被中国城市的魅力所折服,同时也表示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来中国制作动画。他表示自己瞬间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希望能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这几年逐渐崛起的现状,史蒂夫・马蒂诺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做动画电影的关键是要寻找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内涵,并将它分享给世界。尤其是中国最近推出的一些新的动画电影,没有效仿好莱坞的动画模式,有一些属于中国自己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观众们所喜欢并且希望看到的。我非常期待忙完这一阵,可以慢慢地欣赏这一年来的动画片。”

上一篇:1∶1课堂环境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论电力工程设计的成本瓶颈及实践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