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的临床价值分析

时间:2022-10-29 11:57:34

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

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实施亲情护理,观察组患者51例实施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AS评分各项、MCMQ评分(面对)、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较治疗前增加(P

【关键词】 正念行为训练; 亲情护理; 肺癌; 自我感觉负担; 应对方式

doi:10.14033/ki.cfmr.2016.36.0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074-03

肺癌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肿瘤疾病,其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2],该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在为其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开展治疗,患者在承受着一定的生理上的痛苦的同时,心理上也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与负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3-4],而长久的不良情绪容易让患者产生心理负担,使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出现改变,情绪低落也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这也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就主要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已经经过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肺癌,能够排除精神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等患者,所有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47~73岁,平均(62.9±3.8)岁,病程为3~14个月,平均(5.8±1.2)个月,病理类型:鳞癌29例、腺癌14例、小细胞癌8例。观察组患者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62.8±4.0)岁,病程为3~15个月,平均(5.7±1.3)个月,病理类型:鳞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内容如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注意尊重患者,从患者角度出发,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采用适当的方式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立护患沟通平台,护士要采用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交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多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支持,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要认真回答患者的各项提问。给予患者家属一定的心理指导,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支持。

观察组患者实施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亲情护理方案同对照组,正念行为训练内容如下:根据正念行为训练的宣教实施讲解,要注意训练的宗旨、内容、要点和注意事项,可通过咨询、宣传图册的方式进行,开展团体训练时,可涉及躯体扫描技术、正念运动训练、正念放松训练、正念呼吸训练、正念五官训练,持续训练6周,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团体训练5次,90~120 min/次,5~8人/组,其余时间可由患者自行联系以巩固。组织患者定期进行体验交流。

1.3 评定标准

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分标准:内容包括观察、描述、对内在经验的非反应性、对内在经验的非批判性、觉知的行为,共计5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合计总分,分数越高,正念度越高[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标准:内容包括面对、屈服、回避,共计3个维度,20条目,其中8个条目需要反向计分,问卷总分为20~80分[6]。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参考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C30,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共计5个维度,15个条目,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7]。自我负担量表(SPBS)评分标准:包括1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自我负担越重[8]。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越重[9]。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标准: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抑郁越重[1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 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MAAS评分各项较治疗前增加(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M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MCMQ评分中面对得分较治疗前增加(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均较治疗前增加(P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B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SPB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3 讨论

亲情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同于其他护理方式,作为一种因病而异的陪护方法,既能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考虑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可以巩固和强化患者的教育内容,进而促进患者预后。通过健康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健康行为的亲情干预,能够让患者真正认识到健康与疾病,了解肺癌的发病机制,使其远离相关危险因素,让患者可以自愿、自主采纳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消除疾病、改善预后的目的[11-12]。

近年来,关于正念行为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思想是西方心理疗法与东方佛教思想的有效结合,由此延伸所得到的运动心理训练方法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13-14]。该种训练方法与传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存在显著的差别,在正念训练的相关理念当中,认为在面临逆境时,应该接受逆境的存在,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当前的任务上,不去花费心思判断逆境,而是与其共存,应用此种东方思想背景的训练思路于肺癌患者的咨询与训练工作中,对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念理念中,认为当下能够清楚的觉知目标,而不是单纯的回忆过去,目前,普遍公认的是卡巴特-津恩给出的定义“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正念定义中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概念:将注意力维持在当下,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并采取一种接纳但不做评判的态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MAAS评分各项、MCMQ评分(面对)、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较治疗前增加(P

(1)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觉负担的影响。由于患者常认为自己受疾病的困扰,无法有效完成应尽的职责,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需要家人帮助,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会让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还会降低其机体免疫能力,影响预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放松训练、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通过开展正念行为训练,能够促使患者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将其从感觉负担中解脱,再加上亲情护理,对于其主观感受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有利于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大大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之后,通过自我觉知有利于将各种不确定因素纳入到认知监控当中,再加上理性的思维分析,有利于将各种不良行为予以终止,以降低自我感觉负担。(2)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通过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感觉负担,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正念行为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可以逐渐引导患者从惯性模式和自动化模式中解脱出来,不仅可以关注患者现有的功能状况,还可以逐渐以新的态度、方式去面对新生活,产生新体验,包括赞同感和满足感,体现为良好的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正念行为训练结合亲情护理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改变其应对方式。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样本量较少,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再研究。

参考文献

[1]昌盛,代敏,任建松,等.中国2008年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91-394.

[2]王永川,魏丽娟,刘俊田,等.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0):679-682.

[3]贾艳霞,张冬花,强彩芹,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7):115-116.

[4]付立萍,张玉芬,张荣泽,等.肺癌患者姑息治疗中负性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5):1734-1736.

[5]赵雅玲,郝正玮,李佳宁,等.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对肺癌病人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4):1163-1166.

[6]张倬秋,赖华,周茜,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康复,2012,27(2):144-145.

[7]唐政,王继伟,张庆云,等.QLQ-BR23和EORTC QLQ-C30测量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5):589-595.

[8]郭英.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程度的调查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5):179-181.

[9]张敏,邬慧明,雍永权,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临床SAS评分及VAS评分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2):170-172.

[10]王凤兰,姜菏艳,刘海萍,等.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SDS、SAS评分及CRP、Hcy水平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89-1790.

[11]朱亚芹,成杰,隋丽丽,等.改良的亲情护理与传统亲情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疗效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5,44(31):4452-4454.

[12]焦爱霞,彭霞.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78-380.

[13]曹海涛,张婉.正念行为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0):2374-2377.

[14]李建民,赵雅宁,陈长香,等.正念行为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10):908-911.

(收稿日期:2016-08-16)

上一篇:尿道下裂患儿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引流管管理 下一篇:老年人不典型肺栓塞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