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地下室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9 10:53:2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地下室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依据相关规范,结合工程实践,就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Abstract: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t combined air defense basement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etting of post poured band and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construction to make some brief analysis.

Key words: Building basement;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在防护单元内不宜设置沉降缝、伸缩缝”。而在建筑设施工中,对建筑物结构变形缝的预控处理通常有:设沉降缝来解决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建筑结构形;设置防震缝以满足建筑物的抗震;设置伸缩缝为止混凝土收缩产生的结构裂缝的要求。但这些变形的设置,对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而言,很难满足以上范要求。另一方面,设置变形缝后,在工程结构设计往往要考虑设双梁、双柱、双墙以满足人防工程防护能的连通口要求。使结构变复杂,在防护功能处理上大了难度,工程造价也增加,有些做法在建筑功能上有所不允许。正是这些原因,规范也作出“上部地面建筑需要设置伸缩缝、防震缝时,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设置沉降缝;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的规定。而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规定“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这为解决防空地下室建筑结构中地基差异沉降、混凝土收缩、增大伸缩缝间距、减少永久性变形缝等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和规范依据。

2 地下室后浇带的设置原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其原理是以设置临射性变形缝的方法释放大部分约束力。然后,用强度较高的膨胀混凝土填缝,既后浇带方法以抗衡残余的应力。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技术措施来解决建筑结构预控沉降或伸缩的调整方法,达到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多附建于民用建筑地下,因此,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必须兼顾防空地下室和地面民用建筑结构的特点来统筹考虑设置。

2.1 设置的一般原则

后浇带设置的位置、间距、断面形式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工程地质、基础形式、结构受力、上部结构布置、现场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通过设计计算来确定。防空地下室后浇带设置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考虑确定设置后浇带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用于解决地基沉降差的后浇带,为后浇沉降带;主要用于解决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带,为后浇伸缩带。

2)后浇带设置位置和宽度的确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以及变形较小部位。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带宽不宜小于800mm,也不宜大于1000mm,避免应力过于集中和便于组织施工。

3)后浇带带内的结构主筋不宜在带中断开,带内混凝土则应遇梁断梁,遇墙断墙,遇板断板,全断面贯通设置后浇带。

4)后浇带带内混凝土强度的确定。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时间根据后浇带性质由设计计算确定,同时要求混凝土不得少于28天保湿养护。

5)当超长结构设置后浇伸缩带时,间距一般应控制在30-50m内设置。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并设有防空地下室时,设置后浇带宜设置在裙房一侧,不得设在主楼内,其位置应设在主楼边柱第二跨裙房内。并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并引起结构内力。

2.2 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

1) 人防地下室口部防护设施范围内不宜设置后浇带。因为人防口部是人防地下室防护最重要的部位,同时人防口部防护设施与室外出入口或非防护建筑相连而成,为防护最薄弱的地方,结构受力复杂,应力特别集中,在人防口部范围内,各种防护设备布置特别集中,并且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等特点。在防空地下室口部防护设施设计中,对防护设计有专项要求:口部的合理建筑布局、密闭防毒设计、临空墙设计、门框墙设计、孔口设计、进排风口设计、口部穿各种管道的设计等人防防护设计规定外,且对施工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如果在人防口部防护设施范围内设置后浇带,势必直接影响到其防空地下室建筑结构整体性,受力结构容易得到破坏,大大降低或削弱其防护功能,而且后浇带的功能受到口部结构复杂,设备集中,带内混凝土全断面不能完全断开而得不到发挥,并且给施工也带来极大难度。因此,防空地下室口部防护设施范围内不宜设置结构后浇带。

2)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口部具有双重性,它要同时满足平战两用功能的要求,即满足平时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人防地下室的战时使用和口部防护功能。根据它的特点,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设置沉降缝。因为在室外出入口连接通道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地基承载差异大,而对不均匀沉降敏感;工程形状变化突然,而应力集中;温差大,而温度应力大等原因,造成的结构变形依靠施工后浇带的临时“抗、放”效应难于解决。所以,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不宜设置后浇带,只能设置沉降缝。

3 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总结工程实践,本文认为在处理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3.1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1)后浇带的平面位置,断面形式及接缝防水处理的做法。当施工图纸中设计明确时,必须依照设计要求施工。当设计不明确,施工确需设置时,必须依照防空地下室后浇带设置的原则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预先确定设置方案,报监理后按设计审核确认实施,不能施工到位时临时决定处理。

2)后浇带内的结构主筋在后浇带内的处理方式,是连续或是断开,要根据确定的处理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要求,确保后浇带带内的主筋满足结构技术要求规定。

3)对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撑要求。后浇带跨内两侧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应一次性安装成型到位,并且使用独立支撑系统,以方便后续施工。同时,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并养护好后,方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原则

拆除模板支撑,以确保建筑结构均衡承载受力不被破坏,混凝土表面不开裂表面平整。

3.2 确保施工质量

1)对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带内的保护工作要求。对后浇带部位的基础、底板、墙体、顶板应加设临时护栏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垃圾、材料等的堆放,造成后浇带处的应力传递而减弱约束应力的释放。也可加设临时挡水带或集水井等,以防止后浇带处的钢筋污染,并及时清理后浇带接口缝和带中积水和建筑垃圾。

2) 做好工程所用各种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及试验,确保满足对后浇带的设计质量要求。

3)后浇带带中的结构主筋在带中连续通过时,确因调整困难需要在带中断开,要首选机械连接或焊接,并必须满足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的规范要求。在制安后浇带跨内钢筋时,应加密拉结筋、支撑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两侧混凝土时要对称浇筑,以保证后浇带内主筋不走形不移位。

4) 后浇带两侧接缝处宜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制安钢丝网片时必须绷紧钢丝网,钢丝网片与钢筋支架必须绑扎结实、牢固,以便于施工及保证断面企口成型。并要求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终凝前,把流淌到带内的混凝土浆块敲碎,以便后期清理干净。

5)后浇带接缝处止水带的处理。防空地下室后浇带接缝处不宜留成直槎;止水带的埋设形式有:遇水膨胀止水带、橡胶止水带、钢板止水带等埋设。选择钢板止水带止水安装时,钢板止水片接头必须搭接焊接,搭接长度≥50mm,搭接处四个方向需满焊接,焊接处无渣、咬肉、气泡等,以确保后浇带接缝处不渗水漏水。

6)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①带内混凝土必须较两侧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且具有微膨胀效应,必须预先做好配合比试验并满足设计要求,有抗渗要求时还应做抗渗试验。控制好带内混凝土浇筑时间,设计明确时,按设计要求。设计没明确时,掌握原则是: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浇捣完60天之后,最少不能低于40天;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或者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并且相对较稳定时,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浇筑混凝土。

②浇捣后浇带内混凝土之前,应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同时,将带内两侧混凝土凿毛,将带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施工缝,排除表面积水,两侧表面混凝土保持湿润24小时。在浇筑时,在界面处涂刷与带内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确保后浇带内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良好。并掌控好后浇带的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严格按配合比计量进行搅拌;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避免产生局部过大过小的膨胀,影响工程质量。

③混凝土振捣时,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避免强振与贴边框,适当延长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形成贯穿通缝。当采用钢丝网做隔断时,钢丝网片之间的接口及两侧保护层的接口必须封闭,要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有必要时可采用钢钎捣实垂直施工缝处的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裂性。在混凝土初凝后应用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并压光数遍,减少表面裂缝产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空地下室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置,是解决防空地下室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收缩、地基差异沉降、增大伸缩缝间距、减少永久性变形缝等问题的有效技术措施。同时,结合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特点,把握防空地下室设置后浇带的设计规范规定和原则,注重施工质量和技术措施,同时,运用技术手段,我们就能在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设计施工中,有效地预控结构变形缝的产生,减少工程额外的投入,确保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功能不受影响,达到满足平战两用功能的作用和效益。

上一篇:浅析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 下一篇:关于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