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QC活动成果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思路

时间:2022-10-29 10:44:04

论QC活动成果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思路

摘要:QC活动成果作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解决生产问题的成果,但较多QC活动成果在实际中的得不到广泛应用,自身存在较多缺陷,同时缺乏专项跟进改善。因此,以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闭环管理理论为指导,对QC活动成果推进过程中的研发开展、专业评审、推广应用、定期复核四大核心环节进行全面管控,严格把控QC活动成果质量,有效促进QC活动成果切实解决生产问题,稳定服务生产。

关键词:QC活动成果;带病上岗;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22

1QC活动成果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思路的背景

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简称QC)小组活动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科学有效的思想、程序和方法,解决现场质量问题,开发新产品,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减低损耗。

现今,很多QC小组活动成果流于形式,虽然这些成果在QC专业评审中获得不俗成绩,但是实际上得不到推广应用,造成QC活动成果“浪费”现象。为了让QC活动成果能真正服务一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必须对QC活动成果同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闭环管理,杜绝QC活动成果“质量不高”和“带病上岗”现象,严格把控QC活动成果开展研发和评审过程,并持续对QC活动成果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进、优化提高。

2QC活动成果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思路的理论基础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是指管理产品从需求、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与过程。闭环管理是综合闭环系统、管理的封闭原理、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原理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把活动成果的研发一评审一推广管理过程作为一个不断循环的闭环系统,在循环积累中不断提高,促进活动成果不断发展改进。本文在深刻反思QC活动成果质量普遍不高和部分优秀QC活动成果“浪费”现象的基础上,以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闭环管理理论为基石,对QC活动开展推进中的研发开展、专业评审、推广应用等过程进行全面改进实践,并在创新性加入定期复核环节,构成闭环管理,杜绝QC活动成果“质量不高”和“带病上岗”现象。

3主要做法

坚持“严控活动成果出厂质量,定期回头复核改进”的工作思路,从研发开展、专业评审、推广应用、定期复核四大核心环节,促进QC活动成果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开展。对QC活动成果开展推进中的四大核心环节进行主要做法分析。

图1QC活动成果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图

3.1研发开展环节:严抓标准,从实际出发,用实际数据说话

首先,QC小组活动在开展前期要注意准确把握生产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准突破方向。在研发制造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际标准,科学开展研发工作。然后,活动成果的试验实验仿真过程,实验环境要尽可能与真实工作环境一致,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才会得到保证。最后,重视QC小组成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对每位QC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培养,各展所长。定期邀请省、市质量协会的专家开展QC知R培训,鼓励QC小组骨干成员参加QC活动小组诊断师学习班,掌握最新的QC知识技巧,广泛学习各种QC案例,努力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扎实的QC小组骨干队伍,有效提高QC小组活动的推进效率。

3.2专业评审环节:争取实战锻炼,积极与专业人士咨询交流

在QC小组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专业评审是初步检验QC活动成果是否符合要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重视每一次专业评审过程中专业人士针对QC活动成果提出的改进建议,做到有错必改。

(1)争取实战锻炼。在顺利完成QC活动成果的研发开展环节后,积极参与行业内外的QC活动小组竞赛,向资深的专业评委展示QC活动成果,提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积极与专业人士咨询交流。平常主动咨询企业内有水平的QC小组诊断师,或邀请质量管理专家到企业开展QC活动成果研讨会及QC知识培训,让各个QC活动成果组进行互相展示交流学习,专家针对性地给出专业指导。

3.3推广应用环节:班组骨干辐射传播QC活动成果用法规范,成果多“实战”

在QC活动成果的推进过程中,能否推广应用是决定QC活动成果是否避免“浪费”现象的一个关键环节。

(1)一方面,QC小组成员将QC活动成果的使用方法进行标准化和制度化处理。针对QC成果用法规范的培训,QC小组对各班组的骨干人员进行集中重点培训,以其为传播点,以点促面,向各班组成员辐射式传播,让QC活动成果能切实落地一线班组。

(2)另一方面,一线班组作为处理现场问题的第一主力,应敢于用推广的QC活动成果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对于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故障或问题,要记录备案,立刻分析故障原因,并作进一步处理。

3.4定期复核环节:构成闭环管理,成果回头看、再检查,杜绝QC活动成果“带病上岗”现象

QC活动成果在班组中推广应用后,可能自身会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已推广应用的QC活动成果进行定期复核,持续跟进,不断完善活动成果。对于定期复核不通过的活动成果,立刻返厂分析处理,重新进入研发环节,改进成功后必须再次经过专业评审、推广应用的环节,并且保持定期复核,保证活动成果的质量,真正服务一线生产。

(1)组织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班站技术负责人、技术技能专家定期下班组进行走访,了解QC活动成果的实际运用情况并对成果进行评分评价,收集一线班组人员关于本活动成果的意见或建议,并且对班组人员进行技术性指导,提供关于成果使用的技术咨询。

(2)专家组对QC活动成果使用制度缺陷进行针对性修正。若在生产实际运用中发现QC活动成果存在较大缺陷,立刻暂停活动成果的使用,迅速开展QC小组活动,找出症结并制定防控措施,避免QC活动成果在实际应用时效果不佳还依然不改进。

(3)每一次QC活动成果的成功推广应用都需通过一次研发开展、专业评审、推广应用、定期复核等循环,保证QC活动成果出口质量,避免QC活动成果“带病上岗”。

4应用效果

4.1QC成果取得的良好效益

在运用QC活动成果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思路,严格把控QC活动成果质量下,截止2016年12月累计企业QC活动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9507万元,部分QC活动成果成功推广应用,有效避免作业人员作业时人身伤害,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估量。企业生产效率、员工自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也有所进步。能通过两次以上定期复核的优质QC活动成果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以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输电管理所优秀QC活动成果――《研发新型高压架空线路巡检飞行器》为例,分析其效益:

(1)110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上,以每年进行100次喷火燃烧飘挂物的带电作业。以传统停电作业2小时/次、上网电价0.4元/kw・h计算,平均线路50MVA,增加送电产值约360万元。

(2)节约停电处理飘挂物人工物力成本。以一次人力登塔处理飘挂物施工为例,平均需要4人,人均200元,加上车辆、物资等400元,合计1200元。以100次计算,每年共节省检修成本36万元。

(3)飞行器一次可持续飞行25分钟,2000米,在山地地带,靠人工巡线查找故障的方式,平均巡1.5至2公里需要7个小时,同样的巡线公里数,采用多轴飞行器的话则只需要2个小时。

(4)以广州电网每年架空线路跳闸100次计,30%线路跳闸重合不成功,传统人工查找故障、恢复送电时间为1天。若运用飞行器查找故障后,恢复送电时间能提早半天,以110kV电压等级线路为例,上网电价以0.4元/千瓦时,平均线路50MVA,缩短停电时间6小时/次,每年增加产值324万元。

(5)带来了大幅减少高空作业人身安全风险、缩短因障碍物导致架空线路跳闸停电时间、提高架空输电线路工作的智能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等社会效益。

4.2提升QC活动成果质量,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通过对QC活动成果执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严控QC活动成果质量,企业人员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主动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以适应QC活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通过定期复核,对QC活动成果回头看,有效避免QC活动成果“带病上岗”。通过QC小组活动推进创新,建设了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扎实的QC小组骨干队伍,据统计,近三年来培养出6名技术技能专家、9名高级职称、8名高级技师,同比增长40%。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93.2%,员工素质和技能得到较大提升,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5结束语

QC小组活动能解决生产问题,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了有效把控QC活动成果质量,杜绝QC活动成果“带病上岗”,QC活动成果推进过程采用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科学、系统地对QC小组活动的四大环节进行全面管控。有问题的QC活动成果就立刻停止使用,并重新进入研发环节。通过实践证明,该创新思路能提高QC活动成果的质量,保证成果切实服务一线生产,为企业带来效益,同时还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推进管理产生启发作用,同时复核科学管理的原则,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邢文英.QC小组活动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尚秀英,严芳,王友军.QC小组活动与活动成果施工质量管理[J].北京:建筑,2010:8384.

[3]芮明杰.管理实践与管理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TQM[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汽车共享组织的营销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