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鳃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探

时间:2022-10-29 10:28:44

棕色鳃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探

棕色鳃金龟,又名棕金龟子(Holotrichia tilanis),属鞘翅目,金龟科,是未成林及新植林重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我场区域内部分林地连续发生危害,几年来,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细致研究,找准时机,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治。现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发生规律、防治情况简述如下:

1、 寄主与危害

棕色鳃金龟在我场主要危害樟子松、落叶松等幼苗、幼树,经调查,在我场新胜林班55小班,面积5.0公顷,林木被害率达50%。

2、形态特征

2.1成虫:

棕色鳃金龟成虫中大型,体长20毫米左右,体宽10毫米左右;体棕褐色,具光泽。触角10节,赤褐色。前胸背板横宽,与鞘翅基部等宽,两前角钝,两后角近直角;小盾片光滑,三角形。鞘翅较长,为前胸背板宽的2倍,各具4条纵肋,第一、二条明显,第一条末端尖细,会合缝肋明显,足棕褐色有强光。。

2.2幼虫:

体长45-55mm,腹毛区中间有短锥状刺组成的尖刺两列,每列各为16-26根,排列不整齐。

3、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需两年多时间才能完成一世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30-70cm处越冬,越冬成虫于来年3-4月间出土,4月下旬发生较盛,越冬幼虫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陆续化蛹,羽化后即在原处越冬,早晚危害最烈,中午土温过高时,常移至上有草皮覆盖的地段活动。成虫白天在土中潜伏,黄昏活动,有假死及趋光性,在20-36cm深的土中产卵,一头雌虫平均产卵30枚,卵期24-30天。

4、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杂草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高温、高湿气候,均有利于棕色鳃金龟的发生与发展。

4.1发生与坡向的关系

阳坡最重,东南坡次之,阴坡较轻。

4.2发生与植被的关系

经调查,我场该虫害发生地都曾进行过以种植大豆为主的多种经营,大豆根、叶多留在林地,为未腐熟肥料,因而成为金龟子繁殖的有利场所。

5、危害特点

棕色鳃金龟成虫、幼虫均能危害,而以幼虫危害最严重。幼虫栖息在土壤中,取食萌发的种子,造成缺苗;咬断幼苗根茎、根系,使植株枯死,且伤口易被病菌侵入,造成植物病害。以成虫取食幼苗幼芽嫩叶、造成苗木枯死。

6、成虫防治

6.1灯光诱杀

我们首先采取了灯光诱杀的方法对其进行防治,开始时气温、地温都较低,节气滞后,在成虫应出土时而未出土,在气温大幅度提升时,活动骤然加剧。因气温提升速度快,成虫活动期短,很快进入产卵期,每天黄昏19:10分左右,成虫开始低空飞翔,19:25分左右即捉对钻入土中产卵,活动时间短,造成灯光诱杀效果并不是很好。

6.2人工捕杀

在灯光诱杀见效慢的前提下,抓紧时机,组织大量人力,手持充电电筒进行人工捕杀,有时到19:20分左右时,从地上能一下拔出二只金龟子成虫。经过6天的集中捕捉,捕捉到近万只成虫,因捕捉时机掌握得好,按每只雌虫平均产卵30粒计算,估算禁止产卵15万粒。

6.3化学防治

于成虫盛发期在林间土壤间插入药剂处理过的带叶树枝,毒杀成虫。该法取20至30厘米长的榆、杨、刺槐等枝条,浸入氧乐果乳油或敌百虫可溶性粉剂稀释的药液中,或用药液均匀喷雾,使之带药,在傍晚插入田间,诱杀成虫。或用树叶每公顷放置150至225个小堆,喷洒上40%氧乐果800倍液,诱杀成虫。

6.4效果调查

一个半月后,对该地进行调查,幼树有虫株率仅达4%,在安全范围之内。

在第二年春天再调查,仍在安全界限之内。

6.5效益估计

直接损失:补植费用2,000元,捕虫费用2,800元。

间接损失:一年量按现价值计算3,000元。

长远效益:如不及时捕捉,将造成附近5.0公顷6年生樟落混交林、3.0公顷樟落混交林受害,避免30万元的经济损失。

7、经验与建议

7.1对金龟子的防治应细致入微,在有利时机进行能有效抑制繁殖。

7.2建议在幼林地中间种作物,应将秸秆清理干净,保持林内卫生。

7.3对森林保护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如不能及时防,将损失惨重。

(作者单位:136300吉林省东丰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东丰县林业工作总站、东丰县林产品经销处)

上一篇: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下一篇:我国高校应当普及知识产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