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大学智慧,建设特色高中

时间:2022-10-29 10:27:50

引入大学智慧,建设特色高中

2011年春,天津师范大学与滨海新区教育局签署合作协议,协议中约定滨海新区学校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同时,天津师范大学的教师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服务滨海教育。我校是首批合作建设的17所学校之一,校领导班子决定抓住与天津师大专家团队协作共建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的契机,引入大学智慧,建设具有本校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一、智慧融通,确立学校发展特色

大学教师的长处在于以学术思维为基础的具有穿透力的理性审视,中学教师则侧重实践应用,以熟练掌握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见长。如何在具体工作情景中激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智慧并使之有效结合起来,是合作双方面临的首要问题。

对话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中可以促进大学智慧与中学智慧的融合贯通。我们召开了一系列由校领导、骨干教师和驻校专家共同参加的研讨会,畅谈学校的发展历程,总结和传承历史经验;列举当前存在的问题,会商解决方略;畅想未来,探讨学校发展的潜力。

我校始建于1946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世纪80年代末,陈家忠校长就带领全校师生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末王琪校长提出“绿色生命教育”的理念,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进入新世纪,学校领导班子又提出了“幸福校园建设”的办学理念,引导师生享受教与学的过程所带来的欢乐和幸福。在多年的发展中,汉沽一中把“校园文化”、“绿色生命”、“幸福校园”的理念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全面发展”的办学风格。

在广泛对话、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在天津师大专家张明琪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理清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并确立了学校发展的特色―――“生态教育”。狭义的生态教育是指生态知识、生态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属于生态学教育的范畴。广义的生态教育是指在生态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育人模式的改革。它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所处环境视作一种特殊的生态即教育生态。它强调以生态的理念来观照、理解、阐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建构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它整合并优化学校的各种要素,在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中建构平衡稳定的教育教学系统,创设和谐共生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基于生命与环境交互关系的育人模式。我们特色学校建设所引用概念是指广义的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发展特色基本确立之后,我们又邀请天津师大的学科教学论专家仲晓敏教授、教育学专家康万栋教授以及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理论专家王毓研究员,与天津师大驻校专家张明琪老师和全校骨干教师一起论证汉沽一中生态教育发展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院所的专家对学校特色发展所做的不同角度的论述,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清晰,也更加执著、坚定。2011年年底我校“生态教育”特色高中建设获得天津市教委的高度肯定,成为首批市教委支持建设的特色高中学校之一。

二、视域融合,审视课堂教学生态

中学教师常年生活在相对固定的学校环境中,视域往往受限于本学校或本地区的教育现实,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思维路径与认知方式,这是一种“惯习”。惯习的存在,使教师们在理解教育现象时常常出现偏差,也会形成“偏见”,而偏见的存在又导致了视域盲点,对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视而不见。相比较而言,在专业领域内大学教师的视域更宽阔。促进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视域融合,就可以打破对工作的惯习式理解,消除视域盲点,消解偏见,使教师们有机会走进学者的世界,立足于“他者”审视“自我”,立足于“他校”生成“本校”。

我们开展了教育经典阅读活动,用学者的全球性视野引领我校教师审视具体问题的眼光。我们在全校开展阅读同一本书活动,学校购买了《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人手一册,探讨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细节,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取向。在全校教师阅读、研讨的基础上,我们请天津师大驻校专家张明琪老师进行了题为“有效教学设计”的讲座。

2011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后,学校按预定计划分阶段分层次渐次实施教学改革方案。学校制订了“汉沽一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和“汉沽一中教师课堂行为规范”两个文件,并且研制了“课堂教学规范程序图解”,让全体教师学习贯彻、使用。推行集体备课,既要求教师各自承担独立的任务,又有组织地进行交流、合作和研讨,并在一定时期进行系统整合。此外,还重点开展了“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活动。

为了使课例研究活动取得实效,除了要求学科组教师群策群力精心准备外,我们还特别聘请了天津师大的专家来汉沽一中听课、评课,畅谈教学规范与教学艺术。全校所有教师都聆听了专家们面对面的直率而坦诚的评课,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度的理性阐释令教师们折服,对课程的熟悉程度与敏锐的洞察力又令教师们惊喜,批判理性的光芒和超越陈规的胆识更是深深地震动了教师们按部就班和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大家认识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2012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后,更加注重生态课堂的建设。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分层教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逐步探究符合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构建以生命、生本、生活、生动、生成为核心的“五生课堂”。生命课堂,强调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关注学生终身学习,是在师生间开展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交流的课堂。生本课堂,提倡以学生为本,是顺应学生天性、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主体性地位的课堂。生活课堂,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生动课堂,呼唤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是充满灵动、灵活、灵性的课堂。生成课堂,追求教学的开放延伸,是学生自主地对知识与观点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课堂。就“生态教育与特色学校发展”的问题,我们请天津师大驻校专家张明琪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并在今年3月开展了“五生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活动,继续聘请天津师大的专家来校听课评课,这一次专家团队的力量又增强了,在服务滨海的专家成员之外又邀请了英语教学论专家王静教授、物理教学论专家许静教授和政治教学论专家姜瑞华老师参加了活动。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经常性地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对话中视域悄然融合,而多重视域的融合又产生了“共振”效应,教师们感到收获很大。

三、力量聚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我们非常重视多种力量聚合之后所形成的新的力量对教师和学校的影响。每次备课、说课、讲课、评课活动之后,我们都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激发其内在力量的生长。“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活动和“五生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活动之后,都要求教师在学科组内部就课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同时提交30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总结报告,并进行评奖,召开典型经验交流会。

在学校外部力量的引入方面,我们除了重视天津师大专家的自身力量之外,还特别倚重天津师大这个教育界的高端平台,倚重师大专家团队在教育界因广泛联系而生成的隐性资源。例如驻校专家张明琪老师在论证我校课堂教学生态问题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访问活动,然后将调查的结果反馈回来,拓展了我们思考的空间,在学校生态教育问题决策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拓展了学校间的交流通道之后,我们又拓宽了与教研室的交流路径。2011年12月,邀请天津市教研室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九大学科的教研员到汉沽一中听课和评课。教师们将天津师大专家的评课与教研室专家的评课进行整合,新的经验又生成了。

一年来,我们对借用“外脑”促进自身发展有了深切的体会,对天津师大服务滨海新区的模式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一”模式,即“一名专家,一个团队,一所大学,一座城市”。一名驻校专家的身后是一个团队,一个专家服务团队的背后是一所大学,而通过一所大学的专家群体又可以联络、整合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对于一所中学而言,这是多么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天津师大专家团队协作共建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我们抓住了机会,引入大学智慧建设特色高中。一年来,在大学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教师们行动起来了,学科组组长们行动起来了,年级组组长们行动起来了,主任们行动起来了,校长们行动起来了,所有人都在思考教学,都在积极改革,汉沽一中充满了活力。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应实行有效的评价 下一篇:谈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