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题理念下的腰鼓教育

时间:2022-10-29 09:42:11

新课题理念下的腰鼓教育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该课程。

【关键词】 新课题理念;陕北腰鼓;开发利用

大家知道,《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四点:①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④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和生存技能。该课程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仅就围着课本知识教,而且要积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这样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依照此要求 ,本人选择了我们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节假日几乎人人参与的“陕北腰鼓”作为体育课程地方资源开发,并用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想将自己的做法叙述如下并和广大体育教师分享。

“腰鼓”又称“花鼓”,是一种融体操、武术、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腰鼓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有,但陕北安塞腰鼓是最具特色的一枝艺术奇葩。打起腰鼓,那飘舞的红绸带,那激越奔放、古朴大方、雄健有力的动作,使每个亲临现场的人都会感到震撼。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多年来这一民间艺术从黄土地走向大江南北,从陕北的山坡山峁,农家小院走向大都市的广场殿堂,已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对小学生来说打腰鼓是一种融“树理想、长知识、练身体、增智力”为一体的简单易学的民间技术.腰鼓活动,它既活跃了校园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身心。

近年来,随着校本教材的开发,陕北腰鼓教育已成为我校打造地方特色教育的另一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腰鼓队,既能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能体现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举措。我已从事腰鼓教学多年,为了将腰鼓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形成地方特色教育,我一直承担学校腰鼓兴趣小组工作,我也就义无反顾地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方法及手段:

一、将腰鼓教学编写进教案中,成为体育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利用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腰鼓兴趣。

二、成立学校腰鼓兴趣小组:为了扎实基础,我从二年级开始,抽取对腰鼓感兴趣、协调性好、节奏感好的学生组队训练。

1、 制定活动计划: 将每星期的星期二、星期四定为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利用下午活动课和之后的四十分进行培训。

2、 根据队员年龄结构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如学习绑鼓、握鼓槌、熟悉鼓点、学习十字、跑跳步、小缠腰、大缠腰、丰收步、马步横移及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

3、 按时开展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4、 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发现缺点,总结经验。

5、 在传统动作的基础上,自己不断地学习并编创新的动作和新的表演套路。

三、活动展示:通过训练,队员们和着大鼓已能打出多种鼓点和十几个动作,将腰鼓进行动作组合,形成一定的表演阵容,组建十六人表演队、二十四人表演队、三十二人表演队、六十四人表演队、百人腰鼓表演队。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六一儿童节等平台让队员登台表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腰鼓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表演技巧。

教学与活动并举,使腰鼓教育初具成果。学生的表演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赞誉。我校腰鼓教育是切合实际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新课题理念下,腰鼓的校本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腰鼓活动能不能序列化,腰鼓展示能不能登上更高的平台,如何将打腰鼓演绎成特色教育,让腰鼓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让全体学生在特色教育影响下获得充分的发展,将是我们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我将和我校的其他教师共同努力将“陕北腰鼓”这一地方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发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也盼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指导。

上一篇:浅谈现阶段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低氧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