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如何发挥表扬激励作用

时间:2022-10-29 09:09:42

小学教育中如何发挥表扬激励作用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提倡,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其原因不难理解。因此,教师应发挥表扬的作用,使学生体会评价带来的快乐,从而愿意评价,喜欢评价,积极评价。

关键词:小学教育;表扬;激励

一、表扬的原理

表扬被人们形象地叫做“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在心理学上,这则寓言有着它的原理,行为主义在培养塑造人的行为时采取强化法则就是对它的解释,人和动物都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而表扬给每个行为者提供的就是来自物质或心理上的“利”,而行为者一旦尝到“利”的好处,他们就会再次做出同样或类似的行为。小学生更需要这样的“南风”。表扬是对过去和现在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它就像是一张风帆,使每个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产生不尽的动力。

二、表扬的方法

使用表扬不能随意和盲目,也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否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表扬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就人表扬和就事表扬。就人表扬是指教师表扬某个孩子整个人,对他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等进行全面肯定。这种表扬适用于树立先进、模范。就事表扬是指管理者对某件做得好的事情进行正面评价,它不涉及某个人怎样,而主要评价某件事的成功与意义。这种表扬,要求把表扬事和评价人区别开来,对事不对人。即使做这件好事的人过去犯过什么错误,或者现在毛病还很多,同样可以表扬这件事。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应当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沟通去捕捉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如果需要你的帮助,必须立刻提供帮助。有人作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作为老师,也许我们自己觉察不到一句简单的表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可它对于一个孩子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也能唤醒一颗沉睡的心灵,它也许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转折。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就说过这样的话,“儿童对于老师给予他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因此作为老师应从小处着手,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良好的品质与大的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与环节组成的,要求学生一下子由“差”变“优”是不现实的,只要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顺利转优,老师就应乐于表扬学生。

(2)强化刺激,及时表扬。表扬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需要,缺什么补什么。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人和人需要也存在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表扬时,无论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表扬都要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表扬效果。在教学中,老师们都报怨,某学生做事粗心大意,做作业磨磨蹭蹭,老师提醒了无数次,说了无数次却不见效。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因此,当老师一再指明孩子粗心大意,动作慢等缺点时,学生会形成一种惯性,真的认为自己粗心或慢,相反,若老师把目光放在孩子细心的时候,动作快的时候,多次强化后,学生的心理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越来越快。因此,老师在针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不妨改变对学生的关注点,用老师的细心、爱心和耐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优等生进行表扬时,不妨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他迎接更高的挑战。

对于学生应表扬的行为,教师应及时地表扬奖励,以强化刺激,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否则,表扬会使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表扬,更谈不上优化优秀品质和行为的作用了。

(3)灵活应用,善于表扬。每个人都会表扬别人,但是有的人善于表扬,有的人不善于表扬。善于表扬的人,让别人听着非常舒服,而不会觉得有刻意的做作之感。而不善于表扬的,即使是在表扬别人,但给人感觉是想点却点不到位,有点像隔靴搔痒。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灵活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让学生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从而找准努力的方向。

(4)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表扬。要实事求是,不要无端地乱夸奖,否则会使孩子滋长虚荣心和自满情绪,同时要让孩子从我们的“表扬”中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确实是值得保持的。例如:是纪律上改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进行表扬;是学生作业取得进步了,就应就其作业上大力表扬,如此就能起到强化优秀的作用。否则,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说好话,或表扬起来笼统概括,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冲淡转化的效果。

(5)个人表扬和集体表扬。个人表扬就是老师表扬成绩突出的某个人;集体表扬是老师对班集体、小组进行表扬,这种表扬应具备以下条件:集体作出了显明成绩;集体的成绩不是少数人努力的结果,大多数人对集体的成绩都有贡献。集体表扬的优点是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进团结,其缺点是使荣誉分散。因此它常常与个人表扬结合起来运用,个人表扬能提供榜样,集体表扬则促进合作。

(6)表扬要适时适度。对学生给予口头表扬或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其适时性及合理性。如在课上将有趣的玩具作奖品,学生拿到后立刻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结果玩具发出声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就是不适时,甚至不合理的奖励,像这样的奖励应放到课下来进行。相反的,当孩子的某些进步或行为对其他同学具有榜样性时,就应该及时予以表扬,若延迟表扬,则会失去激励的作用,起不到“增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新兴.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14)

[2]张丽然.忠言顺耳更利行――表扬学生的艺术及效果[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Z1)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下一篇:浅析如何加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