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9 08:29:19

探讨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鼓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小学语文;自主探究

当下,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断地改革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探究性教学,即教师以课本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为参考依据,选取合适的研究课题,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现研究课堂中的问题,并通过考察、试验、讨论等多种方式来找寻所需要的结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一、加强对学生的体验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一个注重实践的教学过程,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和实践。在探究性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事先确定好计划,并安排好合理的实施过程,使之能够行之有效,同时,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并积极鼓励全员参与,注重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合作。

探究式教学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因此,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我们应积极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取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来适应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像在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时,我们应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本和查询网络等途径,来对诗人贺知章所处的盛唐时期的诗歌的成就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得学生能够对其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以《咏柳》中出现的写作手法以及诗人的思想意境为探究主题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了解初春二月时柳树的美好姿态以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扩展了解唐朝不同时期的诗歌的写作风格,了解诗歌所具有的独特韵味,从而达到唐诗教学的目的。

二、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智力和各方面素质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充分把握这一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像学生在学习《七律・长征》时遇到不会的语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或者运用恰当的查找工具来找寻自己所需要的答案,而不是学生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样很难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同时,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因为当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时,他们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课堂上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探究性教学的引导者的身份来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讨论之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导,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一种自由的氛围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积极引导学生获取运用信息的方法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它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单单只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需要指导他们如何去获取一些必要的知识,如何运用网络和身边庞大的资源库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定期的摘抄或剪贴一些书刊杂志;或者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或调查来获取一定的信息资料;再者,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引导学生自己去搜寻有用的知识点。然而,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不仅仅是告知学生一些信息的获取途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整理和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使那些信息资料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像牛顿被苹果砸中,结果创造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对待这样的信息你会怎么想,你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暗示,为什么牛顿被砸中就能想到万有引力,如果自己被苹果砸中自己会有什么发现,是不是自己也该好好学习,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呢……通过不断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再者,习惯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时应充分抓住这一点,积极培养学生日常收集整理信息的习惯,让他们仔细地捕捉到各个事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积极地对其进行整理。长此以往,学生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当今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探究性语文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元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29).

[2]陈春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

[3]宁健芳.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3).

上一篇:打造体现公安院校特色的模拟法庭实训项目若干... 下一篇:对于第二门外语德语有效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