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羌绣也成时尚宠儿

时间:2022-10-29 07:00:07

古老羌绣也成时尚宠儿

如果说五年前买一个带有羌绣的头帕、鞋垫、护腕是为地震灾区的羌族妇女献爱心的话,那么五年后的今天,当你再买一块附着精美羌绣的真皮包、羊绒围巾、IPAD保护套时,那恐怕就是时尚潮流的象征了。

在位于成都宽巷子的一针一线主题刺绣馆内,来自沈阳的马先生花费158元为他刚买的IPAD4精心选购了一块带着熊猫图案的保护套,“以前只知道羌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没想到它的产品这么丰富,还做的这么精致!我自己就是学设计的,对这里的羌绣产品非常欣赏!”

在笔者呆的半个多小时里,前来购买羌绣产品的客人源源不断,尽管价格不菲,不过这仿佛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店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羌绣的小手包、餐垫、靠枕等时尚的生活必需品往往是消费者的最爱。

据悉,“一针一线”是四川汶川文锦羌绣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而该公司的前身正是成立于2008年7月的“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公司的管理人员舒畅告诉笔者,最初的两年帮扶中心是以工代赈的形式,只要是绣娘绣出的产品都全盘接受,不加任何设计纯原生态的放在产品里,样式十分单一,实用性、附加值都很低。主要是大的知名企业批量采购,用来做自身的产品促销,带有较大的公益性质。但从2010年开始,为了将羌绣更好的传承下去,为了羌绣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开始了全新的探索。

“像羌绣的围裙,大家买了一次绝不会买第二次,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穿不出去也用不起来。”舒畅说道。“我们现在想的就是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由市场做主导,将产品变成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现在已有三十多人的专业设计团队,由设计师对传统羌绣的花朵、图形进行再创作,用专业的眼光让产品变得更加时尚实用。”

据了解,在转变设计思路,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时尚性的三年时间里,文锦公司羌绣产品的销量逐年上升,山里的羌族绣娘收入也从过去的八九百元到如今的两千有余。

“目前我们的定位是中高端路线,目标就是让羌绣也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时尚品,甚至是奢侈品。”舒畅说道。

在汶川县威州镇新桥村,31岁的董静也曾是帮扶中心普通的一名绣娘,2013年7月,她和另外4名绣娘一道成立了“花儿纳吉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董静表示,文锦公司主要走的高端、精品路线,而她的合作社走的是大众、平民化路线。尽管定位不同,但她的绣品也依然尽力向现代、时尚、潮流靠拢。

“以前我们绣传统的布鞋,不仅只能卖到100元左右,销售状况还很差,现在我们把它绣到高跟鞋上,很多年轻的女孩子都很喜欢,价格可以卖到300多元,一个月能卖出好几十双呢!”董静还告诉记者,为了融入时尚元素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她们所绣的图案也从抽象的花草到更加生动形象的动物、人物,用料从以前单纯的麻布到如今的丝绸、羊绒,从过去的两三种针法到现在多达16种针法灵活运用,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是为了让传统贴近现代,从而增加羌绣的生命力和活力。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蒋彬教授表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像羌绣这样的手工艺品采取生产性保护是十分值得推广的方式。一是确实可以为技艺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就利于它对下一代的传承,二是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可以让优秀的民族文化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拥有。

不论是颇具规模的文锦公司,还是董静和她的合作社,他们都努力地将传统的羌绣和现代、时尚的元素相融合,古老的羌绣,正悄然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

上一篇:聚焦转型中的四川博物馆 下一篇:攀枝花:调整工业结构 提高用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