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9 06:52:27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的紫癜治疗效果,比较各项症状的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33例(94.3%),高于对照组的26例(74.3%);患儿紫癜消失、腹痛缓解、尿常规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丹参川芎嗪;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17-02

doi:10.14033/ki.cfmr.2016.5.063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患者全身小血管发生炎性反应,同时伴随着腹痛、关节痛、血尿等现象。研究显示,该疾病以2~8岁的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其中30%以上的患儿发生肾脏损害[1]。为了进一步探讨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儿进行分析,应用丹参川芎嗪取得了良好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7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1月-2015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6.5±1.1)岁;病程3~14 d,平均(7.0±2.1)d。单纯性紫癜18例,合并胃肠道反应9例,关节肿痛5例,蛋白尿3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12岁,平均(6.3±0.8)岁;病程2~15 d,平均(7.4±1.8)d。单纯性紫癜20例,合并胃肠道反应7例,关节肿痛4例,蛋白尿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实用儿科学》[2],患儿症状表现为下肢紫癜,伴有腹痛、关节肿痛、肾脏损害等,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2)排除认知障碍患儿、心肝肾功能不全患儿、先天性疾病患儿。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处理方案,患儿入院后卧床休息,明确过敏原并防止接触,合并感染患儿合理选用抗生素抗感染,做好饮食规划[3]。选用维生素C[剂量为100 mg/(kg・d)]、西咪替丁(剂量按照15 mg/kg计算)进行静脉注射,1次/d;同时服用潘生丁,2次/d,剂量按照5 mg/kg计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2020959),1次/d,5~l0 ml/次,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浓度为5%~10%)稀释后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患儿治疗7 d后紫癜、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尿常规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好转:患儿治疗14 d后症状明显减轻,尿常规指标改善;无效:患儿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症状反复发作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比较患儿各项症状的恢复时间,包括紫癜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尿常规复常时间。(3)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33例,占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6例,占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85,P=0.022),见表1。

2.2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35例试验组患儿紫癜消失时间平均为(5.4±0.8)d,腹痛缓解时间为(3.5±1.0)d,尿常规复常时间为(4.2±1.7)d。35例对照组患儿紫癜消失时间平均为(7.3±1.1)d,腹痛缓解时间为(4.6±1.5)d,尿常规复常时间为(6.0±1.3)d。试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4、3.609、4.975,P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显示指标处于正常范围。

3 讨论

研究显示,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食物过敏、虫咬等,发生机制在于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导致毛细血管、小血管、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增加了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产生临床表现。该疾病的诊断并不难,但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后,容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急腹症等,因此临床上诊断需要和其他紫癜类型、血管炎进行鉴别。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在春秋季节较高,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病程在1周~2个月,大多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临床治疗后好转,少数患儿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由于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成为儿科难治疾病之一[5]。最新研究认为,患儿处于急性发病期,体内前列环素水平降低,血栓烷素指标则提高,平衡机制失调后导致血小板快速聚集、形成血栓,促进了病情的恶化发展。

在中医领域,过敏性紫癜属于发斑、紫癜的范畴,认为发病部位是血分,和脏器功能紊乱相关。患儿风热伤络,导致血液成分溢于经络之外,对正常的气机运行造成阻滞效果,从而发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主要成分是丹参索和盐酸川芎嗪,其作用机制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起到血管扩张作用。第二,加快红细胞的运动速度,促使淤血在短时间内消散,从而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改善人体微循环,减轻症状表现。第三,盐酸川芎嗪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合成作用,能够减少血小板活性物质的表达,从而实现治疗效果[6]。

另外,小儿的日常防护措施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生活调理。鼓励小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及时清除感染灶,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如感冒;明确过敏源,采取针对性的规避措施;患儿处于急性期,要限制活动量。第二,日常防护。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不要过度劳累;注意日常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情绪波动,保持愉悦的心情;防止昆虫叮咬,禁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也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注意饮食规划,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葱姜蒜、辣椒、酒类,少吃高动物蛋白食物,如肉类、海鲜、鸡蛋、牛奶等[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5例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33例,占比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和张健鸿等[8]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患儿紫癜消失时间、腹痛缓解、尿常规复常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恢复时间,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Fan Caiying.Clinical observation of low molecular dextra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children allergic purpura[J].China Practical Medicine,2015,9(3):149-150.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1.

[3]俞美妙,郑碧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31-13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5]龙亦清.小儿过敏性紫癜76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129-130.

[6]雷伟,闫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美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5,12(3):415-416.

[7]马生清.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62-1664.

[8]张健鸿,兰志建,杨世隆,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免疫学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4,30(1):89-92.

(收稿日期:2015-10-27)

上一篇: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细胞... 下一篇:塔河油田十二区地层元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