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本中的生活

时间:2022-10-29 06:46:33

账本中的生活

我叫李海玲,今年56岁,是咱们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局的一名基层统计员,日常的工作与数字相关。或许是“职业病”的缘故,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记账,虽然从什么时候开始记账我已经忘记了,但是自1988年至今的账本我都还留着呢,收入、支出、粮食、汽油……回首这么多年的生活,可以说这一串串数字折射出的都是美好与幸福。

账本里的年代

我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经历过历史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还在生产队卖苦力挣过工分。后来迎来了改革开放,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我们那一代人,都是吃过苦、受过穷的,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已是习惯。我挣的每一毛钱、花的每一分钱都要做到心里有数才踏实。最初我有两个账本,一本记收入,一本记支出。后来生活好了,家里买了小汽车,我就单独拿出来一个账本,专门记加油的花费,时不时地翻翻账本,感慨颇多。

普通家庭里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收入。翻开泛黄的账本,我的思绪也回到了二十多年前……1988年8月18日,这是我告别挣工分,到乡政府上班的日子,从此我就是拿工资的人了,心里别提有多美了。账本上记着我的第一个月工资是75块钱,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这75块钱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红红火火的日子

1998年时,我的工资涨到了606.8元。短短的十年间,我的工资就涨了七倍多,生活也富裕了不少,供两个孩子念书不存在困难。但是花钱还是要精打细算,能省点是点。看着邻居们接连盖起了新房子,我和媳妇也合计着翻盖一下房子。2000年我们拿出所有的积蓄,并向亲戚、朋友们临时借了点钱,在大家的帮衬下建成了我们现在还住着的这栋两层小楼。

到了2008年,我已经工作了二十年,月平均工资能达到4000多元,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工资比二十年前高出了52倍,这令亲戚、朋友们颇为羡慕。此时,我的一儿一女也渐渐走上了工作岗位,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还买了各种家用电器,并且有了一辆小汽车。

说到小汽车就不得不说说这油价。买车时是2004年3月,当时“93号”的汽油每升3.46元,加满一箱油大约100块钱就够了。2005年每升4.26元,2006年每升5.09元,2009年每升6.43元,到了2013年已冲入8元大关,可以说现在的油价是我刚买车时的两倍多。尽管如此,我们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好了,我也很知足。

我的小快活

我还有个秘密小账本,那可是不能轻易拿出来的。里边密密麻麻的记着“+13、-20、+25、-12……”嘿嘿嘿,一般人可能看不懂,那记的都是我打打小牌、玩玩麻将的输赢,赢了记正号,输了记负号,年底还有个总账。这都是我的一点点儿私房钱,块儿八毛的数字中荡漾着生活中的小快活儿。

2013年,我已经有25年的工龄了,工资也从刚上班的75元涨到了6000多元。干了一辈子统计工作,我即将退休了,想想自己现在真是幸福。孩子都很争气,有了出息,成了家。现在我有了大孙子,有了小汽车,有了电脑,有了手机……其实,我记得不是账,是生活。

(口述人:李海玲;整理者:冯羽佳)

上一篇:许一个温暖的未来给你 下一篇:我精彩的统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