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可吸收羊肠线皮内缝合术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9 06:39:28

会阴侧切可吸收羊肠线皮内缝合术的心得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可吸收羊肠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的优点。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100 例采用可吸收羊肠线缝合会阴皮肤,另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丝线间断缝合皮肤。2组观察结果,观察组疼痛不明显,缝合时间短,切口愈合好,不留疤痕,切口美观。

【关键词】会阴侧切;可吸收羊肠线;皮内缝合术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3-02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为缩短第二产程,加快分娩,减少并发症,加上现在的孕妇注意营养,胎儿较大,初产妇多采用会阴侧切术。以前会阴侧切皮肤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5天拆线。由于丝线不可吸收,缝合过紧,易导致术后切口水肿,产妇常感到切口疼痛,有的愈合不良,甚至切口裂开。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自2011年采用3-0可吸收羊肠线缝合皮肤以来,2000多例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的产妇,仅有1例愈合不良。其余均甲级愈合。

1 资料与方法

1.1选择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100 例采用可吸收羊肠线缝合会阴皮肤,另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丝线间断缝合皮肤。2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年龄18-35岁,孕周37-42周,无我科高危因素。

1.2会阴侧切的方法 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术者于宫缩时以左手示,中两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右手用钝头直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度(会阴高度膨隆为60-70度)剪开会阴,长4-5cm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1]

1.3 缝合方法 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分层缝合法,1 用0号铬制肠线由切口顶端上方0.5cm处开始缝合至处女膜缘打结,注意缝合时不留死腔。2用同样羊肠线间断缝合

肌层及皮下组织,同样不留死腔,针距0.7-1cm。3 用4好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术后5天拆线,告知产妇注意会卫生。术后不用抗生素。观察组100例缝合法 1 用1-0可吸收羊肠线连续缝合阴道粘膜至处女膜缘,缝合方法同对照组。2 用1-0可吸收羊肠线间断缝合肌肉层及皮下组织,同对照组。3 皮肤用3-0带三角针的可吸收羊肠线自切口顶端开始缝合,第一针距切口顶端0.1-0.2cm缝合皮下组织,打3个结,将针线紧贴切口顶点皮下穿出,连续缝合皮内组织至处女膜缘外侧打3个结,剪线。缝合时,每针出针点与下一针进针点对齐,且紧贴皮肤,根据切口的张力掌握线的拉紧度。各组织层次对齐,恢复原解剖关系,术后不拆线。告知产妇注意会卫生。术后不用抗生素。

1.4 评定标准 1按产妇主观感觉疼痛和活动情况将疼痛分I-IV级,I级:无明显疼痛,做,卧,走不受影响。II级:轻微疼痛,仅在行走时感到疼痛。III级:明显疼痛,轻微活动即感到疼痛,但可忍受。IV级:重度疼痛,活动受限,影响休息和睡眠。2将切口愈合情况分甲,乙,丙级,甲级:切口愈合良好,皮肤对合整齐。乙级:切口愈合欠佳,切口有红肿,硬结,渗出等炎性反应。丙级:切口化脓,甚至裂开。

1.5 效果观察 观察组缝合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对照组缝合时间大约在20-25分钟。疼痛:观察组疼痛III级占30%,IV级无。对照组疼痛III级占78%,IV级占1%。产后42天随访观察,观察组100例产妇,均甲级愈合,无1例愈合不良。会阴切口愈合呈线样,无明显疤痕。对照组100例产妇,甲级愈合93%,乙级愈合6%,丙级愈合1%。21例会阴切口有明显的疤痕,其余大部分都有针线印。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2讨论 可吸收羊肠线是以聚乙二醇酸为主要原料,且表面有聚已内酯和硬脂酸钙涂层,惰性抗原性,无致热性。[2]3-0可吸收羊肠线细,爽滑,容易穿过组织。 以往的会阴切口皮肤用丝线间断缝合,术后切口易水肿,产妇常感到疼痛,而且需要拆线,切口易留疤痕。3-0可吸收羊肠线皮内缝合皮肤切口,皮肤对合整齐,炎性反应少,疼痛不明显,切口愈合好,不需拆线,不留疤痕,切口整齐美观。有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同时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一般娩后24-48小时即可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费用。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p71

[2] 茹雪媚,李波.中国中医药,第10卷第07期[M].:p34

上一篇: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