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州级综合医院急诊外科发展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10-29 06:07:36

关于地州级综合医院急诊外科发展模式的探讨

【摘要】目前,由于创伤病人的不断增多,对地州级综合医院普遍存在的支援型或依赖型急诊外科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中小型城市的医院中,急诊外科并未受到相当的重视,笔者着重讨论急诊外科发展模式。

【关键词】地州级;综合医院;急诊外科;发展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93-02

急诊外科作为一个综合性医院的第一窗口,是医院应急能力的综合体现,其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医院的形象、声誉和竞争力,但急诊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风险高,没有工作成就感,甚至缺乏有效的人身安全保障。由于种种原因,急诊外科难以开展急诊创伤手术,对创伤和其他外科急诊病源仅限于分诊和临时处理,造成“救而不治”的局面,无法履行急诊外科应有的功能。这些都造成了地州级综合医院急诊外科发展缓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质量要求和相对滞后的急诊外科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王一镗指出“急诊医学模式正从单一的急诊科(室)发展为集院前急救―急诊科―急诊手术室―急诊病房或Elcu的一体化模式,对伤病员实行“一条龙”服务,减少中间环节,以提高救治的责任感和效率,增强对突发性成批伤员的处理能力。只有建立自主型的急诊外科,才有可能培养出知识全面、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才”,这对我国急诊外科的建设有指导意义。

发展“自主型”急诊外科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就丽江市而言,近年来旅游业长足进步,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乡基础建设同步发展,特别是虎跳峡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的逐步开发,导致游客、外地农民工及在丽从商人员量大幅度增加。上述人员的特殊性以及人口基数的增长使得丽江创伤病人逐年增加。据统计,我科目前业务量较之成立之初各项数据已翻番,与之不能匹配的是医务人员和病床数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高的医疗要求,为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必要设立更多的病床,更系统,更专业的分科。

二、急诊外科仅设立观察病床,患者留院观查一般不能超过72小时,而外科住院部不但床位爆满,过道和走廊还加满了病床,很多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只能在门诊观察,许多择期手术病人不能及时住院。拥挤的病区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几率,降低了科室应对紧急事件的效率,同时造成患者的不满和流失。医师疲于完成繁多的医疗文书书写,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医疗质量上来,因此急诊外科必须加设住院病床,这样既满足了患者的要求,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排除大量的安全隐患。

三、很多地州级医院急诊外科均由外科各专业轮转住院医师组成,专业队伍混杂,多数采用专科会诊制度,专业基础薄弱。多数住院医师不愿留在急诊外科工作,认为没有专业方向,无专业认同感,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且医疗差错的风险高。为提高医疗质量,适应创伤学发展趋势,加强医院、科室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国内很多综合性医院对创伤救治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云南省在急诊外科救治中做得最好的是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该院设立创伤救治中心(主要开展四肢、骨盆创伤诊治工作)和骨科(主要诊治脊柱、关节和骨病)。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的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如省二院的创伤救治中心,在成立后的十年时间里,病床由原来的30张发展到现在的120余张。同时,省二院骨科得以从繁琐的中小型创伤救治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大科研力度,开展了多项新的技术,如椎间盘后路摘除术,脊柱滑脱固定术等,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取得了双赢的结果。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创伤和骨科存在重叠但却不相互排斥,只要分工明确、合理,相互间团结协力工作,将会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督促科室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四、急诊外科医师通过进修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新的知识和技术,但限于病床数量及科室规划问题而使自己回报医院,回报社会,体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无法实现。众所周知,创伤外科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年轻医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进步。建立急诊创伤外科并开展部分专科手术,有利于加强医疗队伍的凝聚力,完善医疗梯队建设,打造医院医疗品牌。急诊外科的完善和发展中,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必备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关键的关键。要严格管理、依法管理。对急诊外科人员的委屈或不良侵害给予有效的措施,使医务工作人员有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晋升、进修或其他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创造各方面有利条件。领导重视了,医护人员安心了,“软、硬件”都上去了,必将使急诊外科和整个医院得到发展。[1]

综上所述,现阶段地州级综合医院对创伤病员的救治流程繁琐,这就使得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明显增多的多发伤与外科亚专业不断细化的矛盾日益凸显,急救的时效性对急诊外科救治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依赖型和支援型外科诊疗模式实难达到快速、有效的急诊医疗要求。加强急诊外科队伍建设,改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建设独立自主型急诊创伤外科是医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严重外伤、多发伤救治工作中诸多弊端的根本途径。[2]

参考文献

[1] 瞿炬,郭峰,汪虹. 综合医院急诊外科的完善与发展. 浙江创伤外科[M],2001,6(6):419

[2] 陈晓雄,朱捷.急诊外科的建设与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25-26

上一篇:晨交班后护士长点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新医改下医药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