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聚散 第3期

时间:2022-10-29 05:10:48

南飞应该算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奇情才女。看她的作品,真的是“海量”,不仅数量极众,而且风格跨度巨大,无论什么材质何种风格,她仿佛都兴致极高地跃跃欲试,不过,不论何种风格面目,她最钟情和最善于表达的,也正是她自己所言“我喜欢人,喜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喜欢他们的喜怒哀乐,喜欢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其实很明显地会表现出人类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欲望,意识……观察人类的种种状态会像窥视人类灵魂一样,惊险而有趣。”

的确,她的不论是布面油画,或者色粉,水彩,雕塑或者装置之类的所有作品,都牢牢控制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之微妙的种种状态,人性在或常态或偶然的状态交叠、冲突,疏离等等复杂状态的描述和交集,“浮生聚散,往事幽冥”,生活仿佛一个荒谬的圈套,让所有这些小卒子一般,小蚂蚁一样的小小的人,陷落在这个巨大的漩涡里,不由自主地起起落落,貌似无序地却是奔向每一个人的宿命而去,每双眼睛里的欢笑、苦涩,无奈、迷离,每个小小有趣的诙谐体态、传神夸张的肢体语言的精彩捕捉,让观众看得入神,看得有趣,并且无法不被艺术家那种强烈到让人喘不过气的“致命”的艺术才情和热情所吸引,这种动能,如今已经鲜能在某些艺术家身上和作品中感受得到了。我们见到太多艺术家日趋萎缩麻木或者疲态――被市场的引导之棒机械牵弓而无法展示和释放自己,或因商业“成功”而袭来的惰性所淹没。在南飞这里,这些倦态似乎从来都不存在,她的作品勤恳诚勉地传达出种激情和真诚关切下的朴实和真实,南飞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敏感锐利又善意的体察中,挖掘出的说不清道不明却是实实在在的复杂人性的的各种立面。

这也是南飞最值得庆幸的,对艺术家而言不是人人可得的天性和天赋:对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小事件小立面小冲突小情绪,都保持高度的敏感和热情,并且,也是极为重要的是,艺术家还要同时具有将这种体察转换成艺术表达的能力:传神、迅捷和有力!只有艺术家诚实地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忠实于自己的观察。体验和解读,而且天赋的能力足够的话人同此心,情同此理,传达到观众的眼前时,一定会产生相似的“化学反应”――在心理上,观众会认同理解,并且由衷地会心相认。

同时,作为一个女性的艺术家南飞更为可贵的是,她始终没有将自己局限划定在女性艺术家的单调视点,或者娇气或者霸气或者书究气等相对狭窄的的体验认知,而是立足于中性的立场,客观的视角,以甚至比雄性的“进攻性”更沉厚迂缓的力道的累积,借助一种灵智的工具――渗入骨髓的幽默和谐趣的手段,贯穿她所有的作品,当幽默成为其语言,当诙谐成为作品的情绪骨架时,相信她已跃升到游刃有余的掌控境地了:自嘲是一种解困,幽默其实是一种最善良的智慧,有着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体谅,当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将“披头散发”的人之生存状况,精心而淘气地编织出各种有趣也令人动容的“发辫”的时候,随着这样一帧帧满目繁复的别样“清明上河图”的构就,她的心也随之放入你的手里,眼里和心里。这个才情喷薄,创作热情和欲望按捺不住仿佛随时濒于喷发状态的女子,找到了她最爱也最能表达自己的方式,能够专心地专注地一直做下去,作者乐此不疲,玩得不亦乐乎,观者看得也兴致勃勃,开怀会心,坐观互动,于作者,于观众,都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你的所有作品,我个人感觉,都透出一种谐趣和幽默渗入骨髓的感觉,特别可爱而且给力,这也是你的天性么?

您真厉害,这是我一贯的追求。我希望我的作品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诙谐和幽默在里面,即使在我的一些很忧伤的画里面也会有诙谐在。我希望人们在看了我的作品之后更多的是能够从中获得力量和思考。

你的作品虽然面目变化非常大,但总的感觉,你对生活,对人性、对日常状态的人的各种形态,包括精神和肉体的潜在状态,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对此间的种种微妙变化特别敏感?

我喜欢人,喜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喜欢他们的喜怒哀乐,喜欢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其实很明显地会表现出人类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欲望,意识……观察人类的种种状态会像窥视人类灵魂一样,惊险而有趣。同时,人类的表现反映了这个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社会现状也是往往通过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而表现出来的。老百姓高兴了,整个国家就好了,反之,老百姓不高兴,整个社会就出了问题。

你特别幸运――老天赋予你将这种敏感体验和观察自如地转化成艺术表现的出色能力,你认同这种看法么?

谢谢,我很幸运我的工作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好,我也很努力,乐此不疲。

你的很多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件古作《清明上河图》,那种平凡市井生活中的蝼蚁般碌碌奔忙的小人物。构成了我们热闹喧嚣的日常生活,普通到庸常,但是时时又透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落寞的气色?

我的作品多数是以俯视的角度来画的,直接关注城市生活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无论它是私密化的还是公开化的。我让自己的视点超越于女性自我的局限,从_个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和表现当代中国城市生活的日常景象。这种场景之间和人物之间的混同和共生,实际上是中国当代农村城市化和城市都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退休老人和无业青年,老板和二奶,警察与罪犯,所有的人都在城市的空间里相互碰撞,追逐,彼此面面相觑,却犹如陌路。画面上经常出现的汽车扎堆相会和人群相互观望的场面,似乎暗示着人们某种焦躁不安和渴望奇迹发生的心理睛绪。

你尝试过的创作风格好像囊括了很多的流派和风格,但是又具有你自己特别的气质,打算一直这样变换下去吗?

会的,我会一直变换下去,风格的变换就是我的风格。我会用最朴实的语言,不惜一切代价,把真实献给大家。

上一篇:纽约上东城的“巢穴” 下一篇:2011艾特奖在深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