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心梗大爆发的教训

时间:2022-10-29 04:52:55

我是一个心梗病患者,今年虚岁69岁。我的心梗4次发病,放过4次支架,如今距第一次发病已13年了,最近5年心脏功能的保护还可以,其间有很多惨痛的教训和护心体会。

我第一次心梗发作是发生在1994年8月6日。我是一名警察,当时正在参加省级大型治安工作会议,连续5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每天胸闷气憋,心脏缺氧,到晚上入睡时,汗水湿透了衣裳,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这天凌晨,我的后脊背生疼,前胸胀痛,多次呕吐。参会的同事将我送到甘肃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治医生说:“晚来20分钟就没命了。”医院采取保守治疗,住院40天,做溶栓处理,我康复出院。

2年后,我参与一桩大型案件的侦破工作,白天晚上连轴转,4月20日晚1时,突然感到胸闷、心痛、汗水淋漓,后脊背发胀,女儿赶快拨打120,经市医院抢救脱险(签过两次病危通知书),5天后,女儿坐飞机护送我住进了北京阜外医院,20天时间,进行了病灶检查,心脏介入性治疗,确诊左前降支100%心肌梗死,必须做放支架或搭桥手术。但是因我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只好回家保守治疗。

2000年6月7日,我第三次心梗发病。因为之前连续加班三天三夜,在会议室发言的我突然发病,呕吐清水、嘴唇发紫、严重缺氧、心肌缺血的反应,和头两次一模一样,这次送到医院,花8.5万元放入心血管支架两个,救活了我的命。

第四次心梗发病的教训最惨痛,2002年5月27日,因为家中来客人陪着喝了二两酒,晚间先是心绞痛,接着胸闷气憋,汗水直流,口吐清水,两腿发软不听使唤,脑子里第一反应:又是心梗发病了。我连服两次硝酸甘油不起作用,二儿子赶忙呼叫急救车,我经医院抢救脱险。6月20日老伴送我进京检查,经过3天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确诊我之前安装的两个支架完好无损,血液正常通过;左前降支100%已堵死,形成石壁瘤;右降支出现75%堵塞,回旋血管处有50%的堵塞;建议开胸做搭桥手术。我想到儿女都在外地工作,我在北京做手术,老伴举目无亲,坚持回甘肃手术。两天两夜后,我又转入兰州市医院,作了心血管介入治疗,又放入两个支架。18天时间稳住了病情,25天出院。可是二儿子本来身体不好,为我受惊,旧病复发,英年早逝,才34岁。

这13年来,准确判定发病时的状况,是首先嬴得抢救时效的关键。心梗病人要学会自我检测。如果出现活动量下降,活动后气短气憋、胸闷或间断咳嗽,早起晚睡就会出现头昏头重,行走时双脚发胀,反应明显迟钝,自己就应主动去医院找大夫就诊,打打针吃吃药。

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是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正确方案,保证医疗效果的基础。关于介入治疗问题,病友看法不一,顾虑重重。但是从我4次发病治疗抢救的过程来看,在死神面前,你没有任何选择权,所以在发病时最好还是听大夫的:先做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做完病灶形术以后,就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方案。介入治疗可以避免乱投医、乱购药、乱花钱、盲目乱治病的问题。

心梗后保护心脏非常重要,是心脏恢复功能的根本的手段。人们往往非常重视心肌梗塞的急诊救助,而忽视了手术后心脏功能的保护。我每次心梗发作后最多维持2年时间就又发作,就是没有好好重视“护心”。我―出院就认为“病好了”,停止服药,过度喝酒,长时间工作,不久再一次发病。实践证实:无论静脉溶栓还是冠状动脉的成形术,甚至搭桥手术,都只是最大限度的挽救心肌,但无法让死亡的心肌细胞复活,后续的药物治疗才是真正的根本性的治疗手段,两者缺一不可。心功能的保护,首先要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还要注意药物的联合应用,能从各个环节抑制血栓形成。搭桥手术后5年来,我禁烟戒酒;坚持调剂用药,一年吃药花3000多元;注意适量活动,控制饮食和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责编:孙展)

上一篇:各地报刊 第3期 下一篇:我的“十常四勿”长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