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时间:2022-10-29 04:16:5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手段,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那么,科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求知,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目标得到较全面的落实。

如在学习“小数乘、除法”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星期天的早上,小明来到超市买了5大瓶牛奶,每瓶62元,口袋还剩9元钱。猜猜小明带了多少钱?接着小明又用剩下的9元钱到另一个柜台买了4节5号电池,找回0.6元。每节5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这道题给学生创设了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因而,学生解决问题就显得得心应手,同时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或巩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辅助。

三、注重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课堂上问题并不在多,而在于质量。何谓高质量的提问?高质量的提问自何而来?笔者认为,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差异性和实践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饱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应用。而高质量的问题来自于教师的刻苦钻研,对教材的研究,发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水平及学习新知识时可能有的思维方式和各种困难等;对以往教学的研究,反思教学过程,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的主线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探究问题。这种故事的情境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这样的学习是积极的、有效的。

五、重视给学生思索的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活动往往从“问题”开始,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可以说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涌动思维的火花。

六、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我们分析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把握以下要求:

第一,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既便于教师理解,也便于具体运用,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第二,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 “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第三,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七、注重评价,用爱心温暖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注定不可教;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老师必须以无私的爱心和诚心、充分的信心和恒心、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调整自己的心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走入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细心观察,找偏差原因,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反复和缓慢,逐渐改正。要善于发现优点,多表扬启发,使他们感到亲切,缩短距离感,消除他们的顾虑。要少一点冷落和责备,多一点热情和鼓励,鼓励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轻轻的抚摸和赞许的目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安慰,促使他们兴奋,积极向上。用良好的仪表、友善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及时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大脑皮质处于兴奋,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在舒畅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精神处于亢奋中,接受知识也容易。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一齐努力共创有效课堂,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形成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下一篇:试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