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 体验劳务派遣

时间:2022-10-29 03:55:49

体验劳务派遣

曲周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的门前挂着3块牌子,其中两块是曲周县劳动服务公司和劳动服务就业中心。局长赵兰俊的说法是,在曲周,说“劳动服务公司”,老百姓们都知道;另外,因为劳务输出采取的是劳务派遣的方式,企业每月会向服务局划拨工人的工资,有个企业的名称比较方便。

曲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得比较早,1997年就被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北京市劳务基地”。赵兰俊说,刚开始搞的时候,吃过劳务纠纷的苦,所以认定了,一定要找那些知名的大公司。“当时我一个人在北京,一家一家地跑,那会儿也没有网络,没有黄页,就是找门卫打电话。结果是一次次的碰壁,经常被当作盲流轰出来。”

在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他终于被允许打个电话,人力资源部的徐树峰感于他的闯劲和诚恳,把他推荐给了公司的HR总监裴雅洁,裴则建议双方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展开合作,赵兰俊当然求之不得。很快,60个曲周人成了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员工。

裴雅洁长期供职于外企,对劳务派遣这种国外劳动力市场的常规就业形式并不陌生,但在当时,一般人还是很少了解的。简单的说,这是一种雇佣和使用分离的就业制度。在这种就业模式中,劳务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是劳动者的联合雇主,分别拥有雇佣和使用的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

赵兰俊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率的合作模式。他需要做的,是与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和务工人员分别签订合同,然后在北京派驻一个代表,负责与企业沟通,管理工人的食宿等,同时管理工人的档案并负责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企业则为此向劳动就业服务部门付出一定的费用,同时每月把工人的工资划拨到劳动部门的账户。

通过这种模式,赵兰俊先后与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富士康(北京)精密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三洋有限公司、北京柯达公司、北京光彩四通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LG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龙凤国福食品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其中主要的企业有10家。目前,曲周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已先后向全国各地派驻管理人员20名,管理着数千名务工人员。

经济制度的转型,最难的是人的观念、习惯的转变,其中,更难的是劳动者对新制度的适应。显然,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简捷、高效的就业模式在曲周已经深入人心,事实上,很多四川、河南、山东等地的外籍务工人员也纷纷加入了曲周劳务派遣的行列。相信随着企业和劳动者观念的不断转变,劳务派遣定会迎来新的发展。

上一篇:大名 培训大文章 下一篇:永年 三驾马车拉动劳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