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假设法”对课堂学习的意义与成效

时间:2022-10-29 03:53:28

“三重假设法”对课堂学习的意义与成效

【摘 要】本文以现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较为被动,在课堂上参与度不够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西门豹》的教学为例,探讨以“三重假设法”实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东西可想,有事可做。

【关键词】三重假设法 小学语文 课堂学习

语文这一科目的学习对学生的意义重大,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影响。关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除了要求小学生懂得自主阅读,自觉理解文章和形成属于自己的语文思维,还要让小学生达到言能及意,行能达标,写能明理的程度,真正实现动口动手动脑灵活自如的教学目的。本文所提倡的“三重假设法”能让学生距离“三动”越来越近,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为学生创造思想源头和答疑欲望

《西门豹》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上,一篇比较经典的课文,以这篇课文为代表,分析对“三重假设法”的具体应用。

在第一节课带领学生一起大致了解《西门豹》这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学习这篇课文的新的字词之后,在第二节课上开始调整课堂气氛,教师充当一个主持人以及引导人的角色,向学生进行巧妙地提问,而非很严肃地点名提一些直白的问题。①比如,老师在讲到文中西门豹面对迷信村民要将新娘送到河神那里当礼物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停顿,让学生集中精神之后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询问学生:如果你是西门豹,碰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然后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并让想法类似的同学自行分成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各自的理由和思想。最后选择一个学生当主持人并表示:如果你是老师,你该如何掌握课堂节奏?接着让学生派代表出来,将各自的想法综合起来进行陈述,其他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

这样,以假设为前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展示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发展共性的时候,突出自我个性思维。

二、“三重假设法”的具体实施

“三重假设法”是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主性和自我存在的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思、写、说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自信心。“三重假设法”主要分为如下“三重”:

第一重就是减轻老师自我的表现力,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在课堂上和学生形成充分的互动,以“假设老师是课文中的哪个角色,你们猜老师会怎么做”,并说明这是考默契度。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让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

第二重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主要以临时发挥为主,重现课文。以“假设你是课文中的某某某,在做这种场景下会如何表现”,抛出这种问题之后,让学生即兴面对面进行表演,看学生如何传达课文中角色的张力。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自信,又能增强学生胆量。

第三重是对课文的一种延伸,在原文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敢于创造的精神。即以“假设课文中的事发生在现实中,在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和现实结合,充分进行联想,增加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假设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并不就是这样单一的表现形式,具体的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实施。

三、“三重假设法”和说、唱、表演等艺术的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这个年龄阶段不应该拘束于单调枯燥的听说读写,而应该尽早让学生通过在语文课堂的一些表现和思维,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让学生自己知道如何在取长补短的同时,扬长避短②。

而之前有很多人表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不应该如此乏味,使得小学生在学不好语文的同时丧失兴趣③。因此,采用“三重假设法”,可以让学生以叙述、表演、唱歌、辩论等艺术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思维。

实际上,“三重假设法”就是老师以一种比较巧妙的方式,在课文内容的接触上进行延伸,作为一个话题,抓住小学生好奇、跟随模仿心理④,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敢于想象。这种结合,在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有趣的同时,让小学生感受更多中国文化和艺术。

“三重假设法”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训练学生很多能力,让教师跳出光写不练,脱离现实的呆板教育圈子⑤,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今后的多方面发展。而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可以通过“三重假设法”,用“假设”为引子,引出活水,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进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维。

参考文献

①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②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③胡志明,《于漪同志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安徽教育》,1990(3)

④高平,《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7-80

⑤肖建民,《关于于漪教文育人微探》[J].《江西教育科研》,2005(4)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颖州区清河路第一小学)

责编:刘冰石

上一篇:从《傲慢与偏见》看人际交往中的固定成见 下一篇:商务英语专业外贸函电写作错误实例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