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9 03:24:51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后撤机39例(48.75%),好转32例(40.00%),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复查血气分析正常。死亡9例(11.25%);结论: 用无创通气法治疗呼吸衰竭不仅仅为基础疾病的治疗节省了时间,而且对于提高疾病的治疗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无创通气; 呼吸衰竭; 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48-01

临床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为呼吸衰竭疾病,而常用于抢救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是人工机械通气法。最近几年来,无创通气法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成为治疗呼吸衰竭最为有效的方法,现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手段。现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8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男52例,女69例,年龄36~86岁,平均65.8±3.5岁,Ⅰ型呼吸衰竭53例,Ⅱ型呼吸衰竭27例。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肺疾病42例,肺炎15例,肺纤维化12例,肺癌9例,气胸2例。

1.2方法:给所有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并对抗炎、祛痰、平喘及鼻导管吸氧等疾病针对其病情进行治疗。有2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关于气胸患者进行的,患者处于呼吸困难状态,在血气分析仪的提示下,显示其呼吸出现衰竭,使血压处于正常范围,采用无创呼吸机的S/T模式,经过口腔和鼻腔及鼻面罩治疗。进行呼吸机参数的设定,用六参数心电监护仪时刻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关注患者血气分析状况并随时注意调整吸氧浓度(FiO2)、呼吸机压力及无创正压机械的通气时间和状况。

2结果

治愈后撤机39例(48.75%),好转32例(40.00%),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复查血气分析正常。死亡9例(11.25%)。

3讨论

无创通气法是一种不使用气管插管而使用其它方法增加肺泡通气的治疗方法。在自主呼吸的触发下,患者在呼吸吸气时由呼吸机提供给一个比较高的吸气压,用它来消除呼吸道的阻力同时增加肺泡通气量,这样呼吸肌的负荷就得到了减轻,患者在呼吸时所需要的做功和消耗就变得较低,从而有效的缓解呼吸肌的疲劳症状,在患者进行呼气时自动进行比较低的气压转换,这等同于呼气末正压,用来对抗内源性呼吸末正压,从而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并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血流状况,提高PaO2含量,降低PaCO2含量。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与PaO2降低和PaCO2升高有关,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包括它在内,尤其在那些危险重症的患者中更常见,其死亡率极高,呼吸机的出现为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和福音,为基础疾病的治疗节省了大量的治疗时间[1]。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疗法有很多弊端:患者损伤严重、并发症较多、高昂的治疗费用、护理工作繁重,患者和家属对其有很大的情绪不易接受,使得失去了进一步抢救的时机。无创通气疗法的使用改变了有创通气在治疗上的弊端,它因为操作简便,抢救的成功率高并且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又因为其可以间断使用,在通气过程中患者可以说话、进食等,所以此方法很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从无创通气的治疗中得出,在发病的早期使用无创通气法效果最好,因为早期使用可以破坏呼吸衰竭的恶性循环模式并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能够降低插管率,并避免因插管而引起人工气道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可能性。当然无创通气法的使用并不是无条件的,在使用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呼吸道畅通无阻:去掉患者的枕头,使病人平躺用来保持呼吸畅通无阻,患者分泌物增多时可使用祛痰药,气道阻塞时用平喘药物,改善通气情况。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用间断通气法,通气保持4小时,停止10~15min再继续进行,预防面部皮肤受损,保证PaO2≥60 mmHg,SaO2≥90%的情形,降低呼吸机的压力,尽量少用口呼吸,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胃动力药,对患有肺大泡呼吸衰竭者必须调低气道压力同时进行严格的观察[2]。③适应症状:无创通气法主要用于由于呼吸肌疲劳引起的各种呼吸衰竭症状,很多患肺部疾病的晚期无插管者或者拒不插管者,他们的肺部在遭受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应创造条件使用有创通气法,还可以给进行手术后患有呼吸衰竭创伤的患者用有创通气法进行后续治疗。④管理治疗措施:在使用无创通气法之前要给患者及其家属详细的介绍使用此法治疗的必要性及其在治疗过程中所要关注的注意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给患者做心电监护以观察其心脏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及呼吸机的工作状态,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如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要马上采取急救措施,检查呼吸机的各个部件的运行情况,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少贤.呼吸机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8

[2]张波,高和.实用机械通气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2

上一篇:介入治疗高位胆道恶性梗阻体会 下一篇:“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