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汇改一石三鸟

时间:2022-10-29 02:53:11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再次推动因危机中断了将近两年的汇改,并明确退出盯住美元的非常时期非常之策,回归危机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首先,小幅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胀。

参考一篮子货币,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将呈现双向波动。再推汇改前两年,人民币对美元基本稳定,但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好于美国,致使人民币汇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因此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整体上呈小幅升值态势。目前市场预期一年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在2009年底由负转正以后,CPI涨幅上升较快,5月份同比上涨3.1%,超过了3%的调控目标,同时还存在较强的通胀预期。尽管升值不是专门用来治理通胀的工具,但其具有抑制通胀的效应。

小幅升值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缓解央行因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减缓流动性过剩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通胀预期。当然,升值抑制通胀的效应取决于具体条件和环境。如果人民币升值导致强势美元被逆转,伴随美元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极有可能走高,会弱化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作用。

其次,强势人民币能助推经济结构调整。

未来十年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理应是一种强势货币。

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2010年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标,也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强势人民币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结构性影响。

强势人民币压缩出口行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更为突出,同样也对进口替代行业构成压力,促成贸易品部门转型升级。

从国内外经验看,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冲击更多是短期的,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中国经济和商品在新的更高平台上重新获得国际竞争力。同时,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汇率升值,往往是非贸易品价格相对快速上涨的结果,非贸易品部门的利润相对于贸易品部门提高,推动这些部门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民生和生活质量,使增长和发展更为一致协调,避免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的状况,对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再者,汇率弹性增强有助改善外贸环境。

人民币汇改始终坚持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和需要择机而动。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频繁打人民币汇率牌,其中一个重要借口就是人民币汇率稳定而有“操纵”嫌疑。尽管很多指责站不住脚,但却使我们在国际政治外交方面处于被动,外经贸环境恶化。回归参考一篮子货币后,尽管对美元有5‰的日波幅限制,但基本满足正常市场状态下的弹性需求,避免了继续授人以柄。

其实早在4月份,人民币汇率就尝试回归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轨道。由于当时美元走强,按照一篮子货币人民币理应对美元贬值,但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决定人民币不可能贬,所以人民币只是象征性地对美元略有贬值,大约贬值了20个点。

选择在G20多伦多峰会召开一周前才明确宣布再推汇改,是因为美国试图把人民币汇率列为G20峰会的主要议题,压迫人民币升值。这么做从战术上讲是成功的,一方面争取了主动,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另一方面使美国的企图落空,欧美的分歧和矛盾成为G20峰会的焦点。

再推汇改只是一个开头,未来,需要汲取2005~2008年间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经验,总结过去几年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交锋中的得失,以主动、稳妥地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汇率作为价格工具在内外均衡调节中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受洗 下一篇:彭氏家族的投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