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29 01:51:27

浅议中职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其中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不感兴趣。本文提出了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增强其学习动机、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要处理好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这几项措施来培养职高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关键词:专业课 学习动机 学习热情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中职教育业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众所周知,中职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并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而言,要掌握本领在社会上立脚,专业课必须学好。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呢?

一、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增强其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专业课要把动机的培养、激发,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从专业课的产生、前景、发展,当前在生产、科研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明白他所学专业的内容。如果教学者介绍的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结合恰当,就会产生兴趣,就会对专业知识给予关注,慢慢地就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近期和远期目标,经常检查学习结果,督促其目标的完成。

学生新入学,因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加之专业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难易程度,一部分学生一时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很好地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积极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因素寻找获取学习成功的突破口。要在适当时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法指导主题讲座、专业技术学术报告会。讲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新生的心理特征,讲当代学生应树立的人生目标,应具有的职业素质;讲学习信心如何树立,学习毅力怎样培养,意志品质如何形成;讲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专业课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专业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功态,使学生不仅明确从事某类职业的知识技能,具备从事某类职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更为学生继续深造和今后转换职业打好基础

二、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

1.上好每一节课。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系列集团效应或首因效应。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第一次接触要重视专业课的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要激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探索专业课奥秘的欲望。教学中要给学生惊喜、新奇、实际之感,专业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多联系生产生活。

2.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特点,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关系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要降低教学跨度,突出双基的教学,特别是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加强实践活动,多开设些实验课,并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指导他们通过实验现象,把握科学规律。而且在实践的目的上要有所拓宽,不能仅仅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应该拓展到发现课本上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用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把学生从学校课堂这个固有的领地解放出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最新信息,使教学内容方式更加丰富多采而富有吸引力;采取问题教学模式,让教学具有针对性,简单的内容可作为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书完成其余问题,由教师设计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方案作评判和指导。

3.特别注意差生的课前和课后的个别辅导。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教学上要分层次,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和阶段性检测试题,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助于他们重新获得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勇气。

三、要处理好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

教学是通过外在的科学、合理、严格的要求,逐渐内化为学生认知的需要和实际行动。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严格的科学管理体制下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缺乏认知需要,缺乏内在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感到学习的快乐。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往往以违反课堂纪律而宣告自己的存在。他们存在一系列心理矛盾,自高而自卑,坚毅而脆弱,野蛮而懦弱,独立而依附,进取而自弃。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爱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真诚地关心,耐心地疏导和热情地帮助,清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和对学习的困惑,同时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措施。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的前提,只有真诚地关怀和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才能提出中肯的合理的严格要求,也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才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要求,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使他们朝自身认知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实现其人生价值追求。

上一篇:如何培养和提高职高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下一篇:刍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