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热毒宁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再发2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9 12:56:25

[摘要]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预防性治疗儿童热性惊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0.5~0.8 ml/(kg・d)(最大用量不超过1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安定片剂口服,0.1~0.5 mg/(kg・次),最大用量不超过10 mg,3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3 d后试验组疗效相似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短程(3 d)热毒宁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再发的疗效等同于安定片剂口服,并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儿童;热性惊厥;药物评价;热毒宁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 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049-01

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s,FC)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初次发病在4个月~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的惊厥。本病有遗传倾向,绝大部分预后良好。诊断时需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以2006年10月~2007年5月住院的FC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其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病学术专题讨论会建议的FC诊断标准[1],且原发病均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组20例,其中发作2次以上的单纯性FC患儿15例、复杂性FC 5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3.6岁,男12例,女8例;对照组20例,其中单纯性FC患儿16例、复杂性FC4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3.4岁,男11例,女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初发年龄、原发疾病、发作类型、复发次数及家族史方面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当患儿有发热或发热先兆时(即体温未达38℃时),治疗组用热毒宁(10 ml/支)0.5~0.8 ml/(kg・d)(最大用量不超过10 ml)加入生理盐水100 ml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 d。对照组用安定片剂口服,剂量每次0.1~0.5 mg/kg,若8 h后仍持续发热,再按照同量第2次给药,一般不超过3次。两组病例均于入院当日起给予治疗,其他对原发病进行去因与对症处理方法相同。详细记录发热次数、用药情况、惊厥情况等。

2 结果

治疗组有发热38人次,人均1.9次,32次发热用布洛芬退热,用药率为84.2%,复发惊厥3例,共3次。对照组共发热67人次,人均3.35次,61次发热用布洛芬退热,用药率为91.0%,复发惊厥3次,共4次。疗效判断按出现再发1次即为控制失败,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结果无差异(也可能与例数少偶合有关),热毒宁治疗组3次惊厥复发均为复杂性FC,单纯性FC未再发。安定治疗组中4次惊厥复发也均是复杂性FC,其中1例患儿复发2次。安定治疗组中有5例患儿出现嗜睡,而热毒宁治疗组中有12例未出现特殊的副反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热毒宁治疗组中有12例患儿经24 h治疗体温即恢复正常,且无反复;经72 h治疗仅2例患儿仍有发热,体温在38℃左右。安定治疗组中经24 h治疗仅3例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经72 h治疗后仍有5例患儿有发热。

3 讨论

热性惊厥是儿科的常见急症,患病率为2%~5%,约1/3患儿有复发。为减少其复发及所致的脑损伤,目前往往采用间歇短程应用安定或第2次惊厥后长程服用苯巴比妥钠等方法预防惊厥再发[2]。热毒宁注射液系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的中药新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种植物药组成,不含动物及矿物药,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方中青蒿味苦、辛,性寒,辛可发散,苦寒消热,故能透散风热,邪毒从肌表而解,对多种疾病引起的发热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故在方中为君药。金银花味甘,性寒,功善清热解毒,兼可透散表邪,无论外感风热,还是温病邪起均可应用,在方中为臣药。栀子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及泻火除烦之功,能清泄心、肺、胃、三焦之火而除烦。助臣药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佐药。栀子含有3类主要有效成分:环烯醚萜苷、有机酸以及色素,主要为藏红花、熊果酸等[3]。栀子属植物果实的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5.69 g/kg,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具有镇静作用,且与环己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延长睡眠时间近12倍。有人认为熊果酸是镇静、降温作用的有效成分,能提高戊四氮所致的小鼠半数惊厥剂量,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4~5]。本组应用短程热毒宁预防治疗热性惊厥再发20例与应用安定短程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且没有安定这类镇静止惊药品的多种毒副反应及成瘾性。

综上所述,热毒宁注射液有明显的退热及抗惊厥作用,究竟是因为热毒宁退热作用快而减少了热性惊厥的再发,还是抗惊厥有效成分的本身作用减少了热性惊厥的再发,值得进一步研究,但热毒宁预防性治疗单纯性惊厥再发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林庆.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专题讨论会纪要(附2):关于热性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4,22(2):101.

[2]王清江,郑之卿.临床小儿神经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7-70.

[3]徐燕,曹进,王义明,等.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栀子中的三类成分[J].药学学报,2003,38(7):543-546.

[4]李葆华.栀子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6):370-371.

[5]张书楣.栀子的药理研究[J].国外研究参考,1976,(9):17.

(收稿日期:2007-09-1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 下一篇: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新癀片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