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例疑似自闭症患儿家教指导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10-29 12:18:28

对一例疑似自闭症患儿家教指导的个案研究

[缘起]

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着星光般清澈的眼睛,却从不向父母述说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他们有着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却很少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或悲伤。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安静地独坐在墙角一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玩。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闭症儿童。

关注这个群体,是因为一个孩子。他叫小Y,顶着双亲皆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光环走进我们的班级。曾经我以为,这么一个面目清秀的孩子,该有多少优秀。然而,他第一周入园的表现,却让我大吃一惊。

他不会说话,36个月大的孩子竟然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语言发展严重滞后;他攻击极其强烈,不会和别的小朋友相处,一进班就咬了两个孩子,打人、掐人,连表示友好的抱抱都表现得暴力十足;他安静不下来,上窜下跳转圈圈,吓得我们最后干脆让保育员阿姨一个人管牢他,连睡午觉都免去了;他还严重挑食,一般情况下,他只吃白米饭,连水果、饼干都不肯吃;最奇怪的是,这个孩子竟然不哭,从进幼儿园开始,他一声也没有哭过。妈妈在和不在,根本就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我隐约觉得,小 Y,很像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医生鉴定,暂且,我们将小Y定义为疑似自闭症儿童。

[案例呈现]

对于这个疑似自闭症的孩子,我们决不轻言放弃。

(一) 家访中把脉

患儿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家长一起度过的,因此,我们决定从家访入手,了解情况,把重点放在对患儿的家教指导上。

我翻看了小Y的个人情况表,双亲是高知的家庭背景让我对这个孩子很期待。爸爸是博士,妈妈是硕士,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应该也是优秀的孩子吧。到他家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不会说话,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在我们跟爸爸妈妈聊天时,小Y一个人不停地在沙发上爬上跳下,尽管妈妈一再提醒,但是一点用都没有,他依旧我行我素。玩厌了,他开始跟我有了接触,但接触的方法是拍打我一下。妈妈说这是他向我表示友好的方式,因为不会讲话,就用肢体语言。

我的搭班颜老师很诚恳地问妈妈:“您觉得您的孩子语言发展这么滞后有问题吗?“妈妈回答:”我们单位同事都说男孩子说话晚是正常的。“

颜老师建议小Y妈妈,这么晚说话要及早干预了,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很不利。并且,颜老师还建议小Y妈妈去买个录音机,不断地给小Y听音乐,听故事,以刺激他的语言发展。另外,因为爸爸妈妈和管他的姨妈都是不同地方的农村人,讲的都是各地方言,可能这也是造成其不会说话的原因。大家应该都说普通话,把语言统一起来,方便他学习。

(二) 家园共育

小Y由于骨折晚了2个月来幼儿园。他能听懂老师的话,也能叫爸、妈了,但是其他的话还是不会说。

我们发现他入园后依然不停地上窜下跳,动不动就打人、咬人,由于前一星期刚拆了骨折的夹板,小Y的手成了我们不能触碰的禁地,加上他不会说话,似乎也听不懂小朋友说话,我只好请保育员阿姨一对一抱牢他。

在集体生活中,小Y有暴力倾向,一连两天都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户外活动玩滑滑梯,小Y直接挤到队伍最前面,就开始往上爬。玩到兴起想解小便了,直接跑到花丛里,脱下裤子就对着花花草草一阵狂风暴雨。

我跟他妈妈沟通,对他妈妈说:“疼,我们要疼在心里。该建立的常规我们还是要帮他建立起来,该学的东西还是要让他学会。不然这样下去,他的发展会成问题。”

我跟他妈妈商量,试着让同伴去影响他,教他说话,跟他说话,这样是不是会有效果。另外,家园要保持一致,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对于他的攻击和危险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在家里,也渐渐发生着一场革命,不会说普通话的姨妈开始学着说普通话;急性子的妈妈也悄悄地放慢了自己的语速、生活节奏,改变着自己的做事方法;老是喜欢打小Y的爸爸收敛着自己的脾气,学会用沟通的方式对待小Y的种种不正常行为。爸爸妈妈也和我一样,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学着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小Y。

现在的小Y基本上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表现越来越好。

小Y找到了一位好朋友:昊昊。昊昊是我们班很能干的一个小朋友,懂事、听话、善良、常规好,而且忠厚老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Y就开始喜欢和昊昊在一起,玩一起,坐一起,吃一起,上课一起……他把昊昊作为自己的榜样,昊昊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

吃饭时,小Y挑食得厉害,我们请小Y尝试着吃一点他以前不吃的东西,还把昊昊拿出来做榜样,他就一起试着跟着吃。

上课时,小Y的注意力集中了很多。虽然还是不发言,但是经常能看到他专注的目光。

生活上,小Y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吃饭、上厕所,独立穿脱鞋子,穿脱裤子,独自入睡。醒了会叫小便,小便解完睡不着了,也能控制自己不发出声音。

[案例反思]

在对小Y帮扶的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是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

1. 家园一致

应该说,家园共育,特别是有效的家教指导是小Y进步的主要原因。老师对比于家长,有更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能更理性地指导家长如何去实施相应的教育措施。而小Y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还经常请教、询问我们她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老师和家长之间彼此心无芥蒂,真诚地交流和沟通,共同想方设法帮助小Y更好地发展,这样才促成了小Y的进步。

2. 坚持原则

孩子总是在反复和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对小Y的帮扶,我们从一开始就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这个转化的过程绝对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耐心。在面对孩子的反复和倒退现象时,我们仍旧坚持家园一致,坚持常规。

3. 理论引领

对于自闭症,我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所以,一开始接收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杂志。那时我无意中看到一本书,书名叫做《爸爸爱喜禾》,里面讲述了一个自闭症患儿喜禾的点点滴滴,作者是孩子的爸爸。这位爸爸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娓娓讲述着儿子的故事。面对孩子的异常,他由最初的惊异、不能接受,最终选择了坦然,接受了儿子的一切。这位不幸的爸爸用最冷静的方式帮助着自己不幸的儿子,学着适应,适应周遭,适应社会,适应生存。这本书深深地影响了我,影响我的教育心态,也影响我的帮扶策略。

小Y在我们这个普通幼儿园的“特殊教育”下慢慢成长着,也进步着,但成长与进步的背后仍掩盖不了他在社会交往行为上的障碍,他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索。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瑞丰幼儿园小营园区 310009)

上一篇:教师反思的三个方面等 下一篇: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