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茗醉千年

时间:2022-10-29 10:32:54

茶,见证中国几千年。自在逍遥也好,苦难深重也罢,清高致远也好,韬略机巧也罢,中国千古江山正在这一壶茶中演绎下去。抿它一口,一声叹息;再抿一口,会心一笑,最后只是欲说还休,任千年翩然而逝。浓涩人生,清淡日子,流水岁月,尽在茶中。

茶亦醉人无须酒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危崖青条上,初春采时忙。素手轻轻炒,芳心细细尝。似归春山谷,如沐晓兰香。红尘从此弃,日暮不回乡。此情此景,真真要把人醉倒了。

品茶当在景色怡人,群山覆翠的清幽处,一杯一品,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红楼人物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又是一种喝法。而以雪水煎茶,会临无声落雪,拥袅袅飞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极至之雅。

杯水如名淡,雅兴自然浓。浓浓淡淡的茶常让人想守竹篱茅舍,袖手尘澜浮泛,任岁月湮逝。

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还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那种美感,是一种朴素到骨子里的惊艳。

酒长饮可以当歌,茶浅尝亦能小醉。数叶狮峰龙井,三两盏陈年普洱茶,一壶江南草长莺飞季节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风雨中的浓浓淡淡,沉浮飘荡都让人酽醉。

时间如流水过去,只有茶浓淡依旧,袅袅越过千年的云烟。

茶香悠然越千年

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尔雅》有“苦荼”(“茶”古作“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资料显示,在武王伐纣时,茶叶已作为贡品;《诗经》中也有茶的芳影;茶还做过佳肴,齐国的宰相晏婴就最喜欢吃这种“凉拌菜”;西汉时,茶在宫廷及官宦人家是一种高雅消遣之物,王褒《童约》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以茶当酒”的习俗也在此时出现;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南北朝以后,所谓士大夫支流,逃避现实,终日清谈,品茶赋诗,茶在江南成为一种“比屋皆饮”和“坐席竟下饮”的普通饮料。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

宋徽宗赵佶政治无能,但对茶却颇有研究。他喝茶而且亲自烹茶、泡茶。虽然治国没有留下经验之道,却在《大观茶论》中详尽描述了“点茶法”。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茶宴盛于酒宴,斗茶多于斗酒。他茶宴群臣,并在赐茶时免去跪接之礼,以食指、无名指叩桌代替,现在还在沿用。女词人李清照还创造出了茶令,将茶宴文学化、高雅化。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国的文人则在品茗中静静地品味自己,回观本心,喝出神清气爽,意犹未尽。茶是他们标榜的一种修身境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冷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乘此清风欲归去。”

茶道中所修何道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茶文化中的儒之正、佛之和、道之清,使得千百年来,在一碗清水里加入一种叫作茶的叶子煎煮出来的茶汤,成为人们祛尘静心最简约的载体。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以茶为饮,演绎出许多故事。茶为文化,可怡情养性,可休闲交友,可寄高风雅韵,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于是有了茶道。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

那茶道中所修何道?可谓儒家之道,可谓道家之道,也可谓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崇尚清静无为,于自然恬淡中求生命的延续与超越。而茶契合自然,采天地之灵气,性俭而清和、自然淳朴,道家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因此道家对饮茶十分重视,并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而茶人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虚静醇和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驱除杂念,“品”出茶中蕴含的精神和“清净虚明”、“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中和”美学思想贯穿整个中国茶道。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二是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三是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

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这千古禅林法语,自唐以来便以“公案”形式大行天下。宋代临济宗大师园悟克勤提出“茶禅一味”,使茶与禅在文化精神上的关联,更加相契相符。禅宗常讲的“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平常心”即是茶道与禅修的相同处,亦即人生的大智慧。而摒除红尘俗事,以饮茶求得心平气和的悠闲心境,亦是“禅境”,又似“仙境”。

至此,这虽是一碗由茶叶浸泡出来的汤水,然而它又是一杯容纳了东方文化精髓的东西。当我们以清醒的思维去净滤这杯茶汤的时候,它就像一口贮满了禅思的深井,清而不浮,静而不滞,淡而不薄,能汲取多少,全在个人。

疏香皓齿有余味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涤烦益思,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而要得上等好茶,必得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缺一不可。

精茶

精茶要靠感官鉴定茶的形、色、香、味,定出茶品优劣。

形,指茶叶外表形状,大体有长圆条形、卷曲圆条形、扁条形、针形、花叶形、颗粒形、圆珠形、砖形、饼形、片形、粉末形等。如有名的龙井“雨前茶”,芽柄上生小叶,形如彩旗;茶芽稍长,像一枝枪,故称“旗枪”。一斤干茶约三四万颗嫩芽,采摘不易,焙制亦难。

色,指干茶的色泽、汤色和叶底色泽。因制法不同,茶叶可做出红、绿、黄、白、黑、青等不同色泽的六大茶类。古人有不少茶诗写“色”以咏茶,如“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等。

香,指茶叶经开水冲泡后散发出来的香气,也包括干茶的香气。香气的产生与鲜叶含的芳香物质及制法有关。如古代与西湖龙井并称的武夷岩茶,生于多云雾的峰岩间,所受日照不烈,气候温和且多雨,有益于茶香有效物质的生成。其茶品饮时清冽幽香,余香绵长。茶人对茶香孜孜以求,于是便有花茶问世。于是茉莉、珠兰、玫瑰、桂花、柚花皆用来焙制花茶。茶之香融入花之香确令唇齿生香,余香隽永。

味,指茶叶冲泡后茶汤的滋味,与所含有味物质有关。可分为浓厚、浓鲜、醇和、醇厚、平和、鲜甜、苦、涩、粗老味等。味型近似,区分极难,全靠舌头的精细感觉。“味击睡魔乱,香搜睡思轻”,说明“味”与“香”于茶品同等重要。

真水

好茶需好水。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易窥其体。”这就讲透了茶与水的关系。茶是水之灵魂,无茶便无茶事;水是茶的载体,无水烹不成茶。

陆羽论择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雨水、雪水是“天水”,烹茶亦佳。茶趣之一是择水,汲水自煎茗乃文人雅事。

宜茶之水一般要清、活、轻、甘、冽。“清”就是无色、透明、无沉淀;“活”就是流动的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水比死水洁净;“轻”指比重,比重轻的一般是宜茶的软水;“甘”指水味淡甜;“冽”指水温冷、寒,冰水、雪水最佳。

茶人更重的是品茗之趣。如诗人陆游的《夜汲井水煮茶》:“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骨漂寒清,毛骨亦苏省。归来月满廊,惜踏疏梅影。”诗人效蜀人亲自汲水煎茶。锵然之声在深深的古井里回响,水甘冽,沁人心脾,周身毛孔为之通达,病似乎又减了几分。归来时心情更为舒畅,月满长廊,疏疏的梅影印在地上,如诗如画,真不忍践踏这如画的梅影。

活火

烹茶用火不易。一般说来,煮茶多用武火与文火,没炒菜那么复杂,但在燃料的选择上要求比较特殊。《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陆羽认为煮茶最好用木炭,其次是硬柴,如桑、槐、桐、栎一类。沾染了油腥气味的曾烧过的炭,以及含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桧一类,还有腐朽的木器都不能用来煮茶,否则会有“劳薪之味”,说的是晋代荀勖与皇帝一块吃饭,荀勖说这饭是用“劳薪”烧的,皇帝惊奇,问厨子,果然是用陈旧的车脚做燃料烧的饭。

陆羽此论很有道理,燃料不洁则必串味,有损茶品。他强调烹茶要用“活火”,苏轼也说“贵从活火发新泉”、“活水还须活火煮”。所谓“活火”,大概指燃料洁净,无异味,燃烧力强,有火焰。

妙器

品茗讲求雅,饮茶用的茶具也大多雅致,即便是粗瓷大碗,也只名“古朴”而绝不言“粗陋”。作为一门文化艺能,烹茶讲究精茶、真水、活火,还讲究“妙器”,所谓名茶配妙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中国茶具在唐代以前是与食器混用,作为品茗专用的茶具草创于唐代,陆羽功不可没,他设计的茶具式样古朴典雅,有情趣,给饮茶人以美的愉悦。唐代茶碗尚青色,因当时饼茶汤色多为淡红,青瓷衬托,“半瓯青泛绿”,色泽自然明丽。宋承唐制,变化不大。饮茶用具改碗作盏,宋代茶盏尚黑,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上品。明清世风渐变,主张平淡自然,浮华尽落。茶具不再崇金贵银,以陶质瓷质为尚。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在江西景德镇设立工场,专造皇室茶具。景德镇瓷茶杯造型小巧,胎质细腻,色泽鲜艳,画意生动,驰名于世。瓷茶具洁白光亮,泡茶叶片舒展,色泽悦目,其味甘醇,不失茶之真味,又助品饮雅兴。此后阳羡(宜兴)茗壶异军突起,尤其是以五色土烧成的紫砂壶与景德镇瓷器争名于天下,并有“景瓷宜陶”之说。

紫砂茶具工艺独特,是品茗妙器,艺术珍品。欧阳修曾写诗赞颂,“喜其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此壶造型曲雅古朴,泡茶汤色澄清,香味清醇,汤味醇正。

古今茶具以陶瓷为正宗,还有用金、银、铜、玉器、玛瑙、玻璃、搪瓷、竹木、椰壳等材料制作。新材料中以玻璃茶具为佳,特别是品饮形与色俱佳的名茶,如龙井、白毫银针、碧螺春等,既可品饮,又可观赏茶芽之奇姿美色,以助茶兴。

上一篇:爱情路上无法回头 下一篇:品香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