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29 10:15:18

房屋建筑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可广泛地使用到房建工程的施工中,从而提高楼房的使用功能,延长楼房的使用寿命。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注浆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注浆技术;优点及适应性

注浆技术就是采用压送的方法把具有一定凝胶时间的浆液注进松散土层或含水岩层裂缝当中,使浆液凝结后固结上的颗粒或填充岩层裂缝,从而改善土层或岩层的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

一、注浆技术的适用性及优点

注浆技术的适用性。 对于已建成的楼房出现上述病害,尤其是已装修的房屋,应以最低限度不影响原混凝土结构和已装修的饰面为基础,采用注浆的方法能做到施工影响范围小,加固影响范围大,可达到 “一针见效,长久保安 ”的目的。 灌浆方法的技术原理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流动性的 粘结剂 压入被加固体中,具有粘结效果好,密封性好。 同时,灌浆方法尤其适用于受周边施工环境的限制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施工的部位,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注浆技术的优点。 首先,在施工工艺方面,设备轻巧、 注浆工艺简单、 易操作,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强。 其次,在防水方面,由于注浆技术是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使其充填密实粘结。 对老化 、蜂窝、 蚀变性的混凝土,采用注浆方法具有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性和强度,达到粘结补强的效果。 第三,在性能方面,应用于混凝土的注浆补强材料,一般都应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粘结性能好,材料耐老化,无污染。 第四,对出现蜂窝 、老化、 蚀变性的混凝土,采用灌浆方法是最为理想的方法,能使强度下降的混凝土得到固结改性,提高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二、注浆方法简介

为改善实际工程的注浆效果,除研制合适的注浆材料以外,注浆方法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始于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在一些大城市,随着地铁建设和高层建筑的崛起,不少深基坑工程亦都采用了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来进行深基坑的止水防渗。

2、静压注浆法。 静压注浆又称劈裂灌浆。 在软土地基中进行静压注浆施工,是利用劈裂作用机理,浆液凝结体在土体中起到骨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变形的目的。

3、复合注浆法 。复合注浆法是将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时序结合,发挥两种注浆技术优势的一种新型注浆技术, 而且复合注浆法可操作性强,施工简便,施工噪音小,注浆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加固效果好。

三、房屋建筑施工的注浆技术

1、对于结构受力部位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处理方法

(1)根据渗漏部位设计布孔孔位, 孔距适宜控制在 30- 40 cm内,孔径在 0 . 8- 1 . 2mm,孔深根据具体部位而定。

(2)干缝面可在距缝两侧 3- 5 cm处,涂环氧胶封闭缝口,以免注浆时浆液从敞开的缝口窜出。湿缝采用沿缝开槽, 槽口宽 @深宜控制在(2- 3)cm@(2- 3)cm内,以免扩大缝口。清槽后,压上早强水泥封槽、 埋管。

(3)干缝可注入低粘度的环氧树脂类材料, 如ZJ N - N灌注胶,固化时间应控制在 12- 16 h以上,目的是让注浆材料能充分充填到缝隙内, 起到缝面及周边微细缝隙的全面积粘结作用。湿缝应选用对水具有亲和性的环氧材料, 在注浆过程中克服被粘物表面的水膜与被粘物有效的粘结, 从而达到固结补强的目的。注浆压力宜控制在 0 . 5~ 0 . 8Mpa ,防止因压力过高对混凝土造成新的破坏。

2、砖墙体及门窗周边的注浆处理

墙体的渗漏应先将渗漏的粉刷层(室内)铲除,找出渗漏面, 采用墙面布孔注浆, 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注浆压力以 0 . 1~ 0 . 3Mpa为宜,压力过高易造成外墙饰面的剥落。注浆可以改善砖的密实度,提高阻挡雨水渗透的能力。

门窗渗漏采用的注浆办法是在门窗的框周围布孔,重点在框的底部注浆, 材料以水泥浆为主。水泥注浆结束后,再进行环氧封闭处理,可以控制水泥注浆后产生的干缩。

3、女儿墙裂缝和局部渗漏的处理

混凝土女儿墙与楼板的接缝为施工缝,由于楼板受周边结构约束,受温度影响,热胀冷缩的膨胀率与女儿墙不一致,因此女儿墙的渗漏是楼房病害的通病之一。处理的方法是: 除了在楼板相应位置设置变形缝外, 在女儿墙与楼板接触部位进行钻孔、 埋管,选择拉、 剪强度好, 粘结力强的材料进行注浆。

四、应用注浆技术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

房屋病害一般发生在楼房使用过程中,日常处理方法常常是清凿量大,严重影响房屋使用时间,常因清凿过程振动,导致房屋各部位接缝松动,增加隐蔽性渗漏病害的发生。与此同时,材料的不适宜性,导致要重复处理病害,扩大了病害面,增加了处理费用,延长了施工工期。因此,处理房屋病害,要综合全面地分析成因后确定合理有效治理方案。

1、由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做好病害成因分析。房屋病害成因很多,要做好设计、施工、管理、选材、使用全过程的成因分析,尤其是施工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新材料层出不穷,正确了解及使用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是分析、掌控、降低病害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应该从根本上受到建筑施工人员的重视。注浆设计时,要综合考量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先要考虑是为防渗、加固、提升地基承载力、增强土体稳定性而注浆,还是要使土体压缩性降低而注浆。

2、注浆材料的选择原则。选择渗透性和亲润性良好的材料,可灌进细小的缝隙中,潮湿裂缝亲水性、扩散性、粘结性良好;材料耐老化、粘结力强、综合力学性能好、强度高、充填性好;材料固结体没有毒性污染、环保且耐老化;材料工艺简单、便于操作、便于施工;材料价格适中。

3、处理房屋病害使用注浆技术时,把好注浆材料关,假冒、伪劣产品禁止使用。清晰了解产品的特性之后方可在注浆过程中使用,劣质产品灌注于缝隙的施灌,会给后处理增加相当大的难度。所以,注浆处理工程中选取合适的材料相当重要。

4、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为避免压力太大,导致不必要的损坏及损失,房屋、门、窗框、砖墙体、穿墙管孔注浆压力在0.1MPa—0.3MPa内掌控。梁、桩、地下室砼的注浆压力在0.5MPa—0.8MPa内为宜。

5、注浆过程中须注意环境保护及个人安全防护,增强防火安全管理。

比如,选取的注浆设备、配件一般都具备相当的耐压性,有必要避免爆管产生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

6、注浆效果的监控和检测。注将技术的重要环节就是注浆效果的检测。注浆以堵水为目的,要检测、比较和判断注浆前后土渗透性的变化,比如漏水试验、注水试验、潜望镜和孔内摄影等。注浆以加固为目的,注浆效果可按测试注浆前后受注土层的强度变化来判断。比如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使用电阻、弹性波、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等。现今,注浆效果的监控和检测尚是注浆技术中的薄弱环节,还有待于通过房屋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发展完善。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存在的病害及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应从设计到施工,施工到管理和选材与使用等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我们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地采用新的加固技术来进行处理,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可广泛地使用到房建工程的施工中,从而提高楼房的使用功能,延长楼房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季承龙. 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3) .

[2]钱刚. 浅析我国房屋建筑中的注浆技术[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1) .

[3]袁祖营. 浅谈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8) .

上一篇:基于城市道路检查井质量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