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拉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29 08:39:54

说事拉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高中政治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枯噪难学的课程,在广东高考新方案的背景下,怎样改变这种教学境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课堂理解记忆?巴班斯基就指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通过说事拉理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说事拉理;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率

说事拉理是山东卫视一档对现实社会、百态人生进行情节化报道和个性化点评的栏目,一档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帮助的栏目,一档对普通百姓充满人文关怀的栏目。说人间事,拉实在理,“事不说不明,理不拉不清”,《说事拉理》给人是耳目一新的感觉,据调查,男女老少很多都喜欢这档节目,通过节目不仅记住了事还懂得了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萌发了借鉴说事拉理(说学生的事,拉课本的理)的形式让学生提高对政治课的兴趣。下面简单分析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说事拉理,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比如在讲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时候,由于学生刚接触哲学不久,不能很好的区别两者,于是,上课的时候,我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唱歌?都唱谁的歌?很多人都喜欢唱歌或听歌,工作学习之余,听听音乐唱唱歌,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我们在听歌曲的同时,如果仔细品味歌词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歌词富含哲理。”比如《天意》中的歌词:“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谁也逃不离,无情无爱此生何必。” 歌词内容体现了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即客观唯心主义。它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上帝、神灵决定的,上天掌握人的命运,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它们的变化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由上天支配的,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把工作、生活中的失利都归咎为天意,这是逃避现实回避矛盾的表现。通过说歌词这“事”,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深刻的哲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说事拉理,改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因为在本学年里,所教班级有一个是有20位艺术生的班级,艺术生相对比较不自觉,或桌面上放着一张画纸,或只是盯着老师,心思完全不在课堂上。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借题发挥,以理向学生说明片面发展的危害性,以他们的专业向学生介绍政治课的“理”。比如,在讲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时,我讲道:“同学们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自身飞跃。在高中阶段,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学习,积累知识,便会丧失人生的飞跃机会,将来必定后悔莫及。”接着,我走到不是很自觉的几位艺术生身边问道:“你们说是吧?”(笑声)然后我话锋一转道:“当然,量变质变规律告诉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像我们这几位同学一心想着‘量’的积累,以求早日‘质变’(考上大学),着实令人感动。可是,这几位同学也一定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吧?如果整天想着你们的专业(美术)科目,放弃文化科,不仅会造成自身的畸形发展,而且,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此后,我的课堂上很少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考试中,虽然是一个有着20位艺术生的大班,平均分在本届八个文科班中还是不错的。

三、说事拉理,强化课堂记忆,激励学生互相帮助,不断进步

今年教文科班,考试、练习都比高一要多的多,每次公布考试成绩和评讲试卷时,我往往说道:“同学们考试成绩的高低,一般与付出的有用劳动成正比,也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我们大家谁也不希望在我们班上出现成绩‘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先富’的同学要带动、帮助‘后富’的同学,‘后富者’要追赶‘先富’的同学,力争达到全班同学‘共同富裕’。”以此来鼓励学生发扬互助的精神。或者说:“这次考试有的同学还‘没有脱贫’(不及格),有些同学只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及格),还应奔‘小康’(80分),尽快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00分)。”这样,借助我国的经济制度的特征和特色理论的有关内容,来类比学生的考试成绩,既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制度的特征和特色理论的认识和记忆,又激励学生互相帮助。而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同样也是想办法说学生的“事”强化对于一些该背知识点的记忆,比如让艺术生介绍画画上色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捉住学生的发言,需要冷暖分明,从而告诉学生,在《政治生活》的练习中要党政分开。

四、说事拉理,有利于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借用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思想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避免空洞说教。比如说,所教班级207是一个在教学区安静,但是在生活区,却是令身为班主任的我比较烦恼的,因为生活区的他们过于“活泼”、懒惰,经常遭到内宿老师的投诉。在这一学年里,最严重的是学业水平测试过后,也许是考的轻松的缘故,那晚的学生在熄灯后高声喧哗,影响了其他内宿生的休息,第二天,被内宿办领导请到了内宿办,请来家长配合教育。下午上课的时候,一进教室,我就感觉到学生屏住了呼吸,根据他们的判断,他们知道我会大发雷霆,但是,我却连提都不提,只讲我的课,正好进度复习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课堂上我就让带头说话的几位同学分析他们的做法以及内宿办的处理,从而让他们得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后来的课堂上,再次提问这些学生,他们都记住了,课后,他们跟我:“老师,你这样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我们宿舍的事,想不记住都难啊!”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道德”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小体会,总之,面对政治课的特殊性、面对高考的压力,只有多想办法,密切教学与学生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小兵.当前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5).

[2] 沈祥云.浅论政治课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4).

[3] 陈琳.谈谈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J].教育革新,2007,(07).

上一篇:初中地理课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