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时间:2022-10-29 08:09:11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弱化,出口疲软,特别是融资等问题严重,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小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中小企业 融资措施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063-02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城镇剩余劳动力、拉动内需、提高平均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中的数量已达到96%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是由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为社会提供了7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他们却面临了非常艰难的困境。笔者在本文中拟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为何会面临严峻的形势

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指出:“原来最活跃、中小企业最集中的经济区域出现了经济的滑坡或增长趋势放缓,如长三角、珠三角、江浙地区都是如此,根据当地官员和研究者的调研,中小企业的困境问题不是局部和个体,而是成为了一种现象!不低于20%的中小企业正面临转型、关闭、停产、破产的局面。”那么,为何中小企业会面临如此严重的形势呢?笔者具体分析如下:

1.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过去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一直发展良好,无论是对外贸易、市场销售、融资渠道,还是国内消费市场领域等环节都给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非常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小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蝴蝶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直接对中小企业构成威胁,加之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本来就比较弱,因此,必然成为经济衰退的直接受害者与承受体。以国内市场为例,过去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消费市场的需求差异很大,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很快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全国各地。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形势的发展,当地的中小企业已经快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市场,并显现出自己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必然导致沿海地区中小企业一直以来的发展势头受挫,有的甚至关闭、破产。

2.中小企业家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的影响因素。中小企业大都是凭借着企业主家族多年的“摸爬滚打”、含辛茹苦几十年奋斗发展起来的,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辛与努力,好不容易才有了可以依靠的企业,掘到了第一桶金。因此,自然会紧紧抓住所有的权力不放,从来不肯引进高端企业管理人才为自己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即便是有一些企业家引进了职业经理人,也不会将核心权力出让。这样发展的企业在遇到风大浪急的时候,必然会翻船沉没。以我国30多年一路发展壮大的企业为例,譬如海尔、万科、联想、华为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家高瞻远瞩,培养和引进了大批的各类人才,才能是自己的企业在一次次遭遇惊涛骇浪之际,化险为安,经受住风风雨雨的考验,实现了凤凰涅般的飞越。

正是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家(或者说是企业主)欠缺新形势下所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订单型、突击市场型的发展模式上,导致自己的企业在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产品创新、盈利方法、资金策划等方面都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因此他们就只能是对海尔、万科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望其项背了。

3.产品与市场脱节,技术创新严重不足的影响因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独(特)”是每一位企业家的创业理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家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企业管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缺乏练好内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重地缺乏应变能力,总是差人一步,无法抢占市场先机,必然会使自己的企业困局连连。

4.缺乏资金周转,融资相当困难的影响因素。虽然近年来政府花费了很大力气,尽可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各方面的政策措施也有所改善,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中小企业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大都无法从正规的渠道获得,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不正常的渠道,有的甚至是非法的渠道获得资金,久而久之,自然会造成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全军覆没,企业倒闭。近年来发生在一些地区的企业家“跑路”、自杀、失踪,企业关门的事件正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多年来,中小企业一直像“跛脚鸭”,先天不足,发展无力。《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着硬性的规定,中小企业无法进入资本市场得到融资,国有银行由于考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产品、决策等问题“惜贷”严重,自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困难重重,不得不铤而走险,最终踏上不归之路。

5.信用担保体制不健全,缺乏完整的社会信用制度。长期以来,我国信用体制建设一直发展缓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缺乏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信用意识较差,大都没有及时还贷的意识,无法得到银行的信任。银企之间、企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相互之间很难了解对方真实的财务情况,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贷款与担保情况查询系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担保还停留在原始的“兄弟情义”理念上,一旦发生意想不到的风险,靠这种理念采取的决策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类事件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总之,中小企业之所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既有国际国内宏观方面的原因,更有自身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经历创立、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中小企业更无法逾越这一规律。因此,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要正确认识和研究所面临的问题,采取以下对策,尽快地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二、中小企业走出目前所面临困境的对策

1.要靠全新的理念走出一条差异化竞争道路。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首先要保证自己生存的权利,一方面要使自己的企业尽可能地生存下来,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尽量在可行的范围内,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竞争道路。中小企业家要对自己所在行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整体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利用自己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从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企业选择的比较小的领域,“人无我有”,以“新”博“大”,以“独(特)”创市场,放弃过去那种一直靠低成本、低费用拼市场的陈旧思维。

2.要积极与国有大型企业联手,靠自己“短、平、快、新”的优势,解决他们的“边、角、缘、慢”的问题。国有大型企业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以2009年中央采取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措施,投资4万亿元资金为例,大部分都给了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就应该主动出击,积极与国有大型企业联手,解决他们的边缘问题。要学会善用政策,上门服务,针对具体情况,以自己“木桶”的“长板”解决对方的“短板”所造成的问题,从而获得“双赢”,使“木桶效应”达到最佳效果。

3.要尽可能保留自己所独有的特点与优势,不能“东施效颦”。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有着自己企业所独特的核心优势,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决不能“东施效颦”,在严峻的新形势面前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西部地区的矿泉水为例,如何将西部最宝贵的资源通过深加工拉成链条,增加附加值,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地理优势精心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是西部中小企业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高铁上派发的5100冰川矿泉水正是有力的证明。

4.要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互信平台,及时获得和了解对方的资金、财务、生产、管理、物流以及市场营销信息。一方面企业要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收益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要求的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信用理念,建立透明的财务信息体系,及时向银行与相关企业通报自己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与他们构建互信互惠的信任平台。从而获得银行与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共同度过资金短缺的难关。

5.政府部门要深入中小企业展开调研,认真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及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更好的支持。首先,可以通过援助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与中小企业支持;其次,鼓励国有银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心。尽可能地在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帮助;第三,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或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第四,要允许民间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开门路,积极支持民间资金进入融资领域。第五,建立相关的贷款担保机构,独立法人、自我注资、自我担保、风险自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轻国有银行的贷款风险。

三、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困难是暂时的,希望则永远存在。经过许多年、许多次的风风雨雨的历练,我国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凤凰涅般的洗礼,他们从一次次失败中重新站起来,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新变革、新形势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能够重新占领市场的突破口。笔者相信,只要中小企业家能够带领全体员工,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牢记“学习者强,学习者胜“的企业文化理念,精心打造自己所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就一定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参考文献:

[1] 殷海江.中小企业为什么会面临困境.经济观察报,2008.10.8

[2] 胡婧.如何提高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师,2003(11)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责编:若佳)

上一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服装出口问题的思考与探... 下一篇:我国征收宠物消费税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