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探讨

时间:2022-10-29 08:06:47

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脊髓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早期康复治疗。按照损伤的节段不同,将其分为颈、胸、腰段损伤三组,各有35例、65例和20例;按照患者的损伤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各有62例和58例。分别比较不同节段和不同损伤程度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比较颈、胸、腰段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IM 评分可见,腰髓损伤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最为显著,其次是胸髓损伤和颈髓损伤的患者,三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完全脊髓损伤和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IM 评分可见,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完全损伤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但不同节段和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恢复效果并不十分一致,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恢复;临床价值

不同节段和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预后效果不一致,是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问题,因而,对其进行分别研究和治疗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不同损伤程度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或者MRI等影像学诊断手段确诊,且经手术(减压、修复、复位加内固定等)或者非手术治疗。

120例患者中,男76例,女44例,患者的年龄在14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3.5)岁,病程在7d-295d之间,平均病程为(45.1±3.3)d。患者的损伤原因包括:重物压砸伤39例,高处坠落38例,跌伤14例,交通意外13例,肿瘤及其他原因16例。

按照患者的损伤节段分,颈髓损伤的患者有35例,胸髓损伤的患者有60例,腰髓损伤的患者有20例。按照患者的损伤程度分,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各有62例和58例。

不同损伤节段或者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患者在损伤后的2-4周内,卧床期间要求正确摆放肢置,并给予必要的呼吸、排便、肌力等的功能训练,同时定期进行床上变换训练。患者在轮椅期脊柱稳定性重建,要求在卧床期训练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损伤程度和损伤平面给予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包括轮椅的使用、在自助具辅助下的进食、穿衣、站立、梳洗、写字等日常生活自理内容甚至是日常劳动等的训练),对不完全损伤的患者需根据残存肌力、功能状况等给予合适的治疗。到康复的中后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上下肢功能强化训练。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改善情况,并分别比较不同节段和不同损伤程度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包括ASI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评分、功能独立性FIM 评分)。

其中,ASIA运动评分按照 Levet 肌力标准进行[1],分别对上、下肢10块代表肌肉分级(0-5级),满分100分,感觉评分是对皮节的痛觉和触觉分别评价,各112分。

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2]满分100分,为生理可以自理,以61-99分为轻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40分及以下为重度功能障碍。

功能独立性FIM 评分[3]满分126分,以108-125分为基本独立,90-107分为有条件独立,72-89分为轻度依赖,54-71分为中度依赖,36-53分为重度依赖,19-35分为极重度依赖,18分及以下为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改善情况,可见,治疗前患者的ASIA运动评分和感觉评分分别为(55.1±21.0)分和(124.9±30.2)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33.5±17.4)分,FIM 评分为(64.5±23.1)分,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分别是(57.9±23.6)分、(126.6±32.1)分、(63.3±20.9)分、(96.4±31.3)分,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前后的ASI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其他两项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分别比较颈、胸、腰段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IM 评分可见,腰髓损伤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最为显著,其次是胸髓损伤和颈髓损伤的患者,三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节段损伤患者治疗后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分别比较完全脊髓损伤和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IM 评分可见,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完全损伤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治疗后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具有高度致残性的疾病[4],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是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的防治的重要环节。

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早期康复治疗,腰髓损伤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最为显著,其次是胸髓损伤,而颈髓损伤的患者预后效果最差,这与颈髓损伤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最为显著有关,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受到严重抑制,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颈髓损伤患者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会对患者的呼吸造成影响,易发生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影响恢复。而不完全损伤患者的恢复效果优于完全损伤的患者则与中枢调控功能有关,完全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完全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控,导致恢复受阻。

总之,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但不同节段和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恢复效果并不十分一致,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江华,王成云,刘先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6-47.

[2] 刘鑫.不同时机康复介入对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857-1858.

[3] 勾丽洁,郭华平,何曼,等.早期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130(5):396-397.

[4] 许世奇,刘旭东,李兰兰,等.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14-315.

上一篇:乙状结肠扭转致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改变拔针时机减少100ml静脉输液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