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时间:2022-10-29 07:13:50

探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摘要:新形式下的建筑业必须具备正确的绿色施工理念。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强有力的指导措施。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建设工程,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来进行施工,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 发展趋势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绿色施工管理,关键是要编制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施工”方案能够显著减少对现场自然环境的干扰和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数量以及自然资源的耗用量,并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绿色施工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文明施工、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实施绿色施工是施工企业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施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绿色施工管理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建筑市场也不例外。通过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健康、持续的发展,绿色施工管理亦是施工管理创新及建筑市场发展的趋势。

1.2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更要注意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仅依靠自身力量,更要吸纳外部相关资源优势联合开发,与有技术实力的科研院校、机构开展合作,结成技术联盟,优势互补,共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层次和绩效。

1.3实现观念上的创新,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断加强意识的创新,以创新的思维来管理企业,立足于市场的需求,充分认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筑企业应当将施工管理创新摆在重要地位,将创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4绿色施工管理有利于保护能源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然而,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不容小觑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通过绿色施工管理,以绿色材料及绿色施工工艺开展建筑施工活动,减少建筑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破坏,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及能源。

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2.1加大绿色施工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培训

要提高相关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宣传和培训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企业切莫因为麻烦而省去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应当丰富宣传绿色施工管理的形式,加大力度对工作人员及施工管理者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专业化培训,加强施工人员及管理者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通过定期为施工操作人员与施工管理者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由专业的施工管理专家向其传授具体的绿色施工知识,包括绿色施工的具体标准、要求及原则,重点讲解绿色施工的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操作及施工流程,以便将绿色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

2.2加强施工扬尘的控制

由于施工的特殊需要,施工现场产生扬尘在所难免。一般来说,粉尘的主要来源有: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施工工艺所产生的扬尘,比如说挖掘、钻孔、翻土、机械破碎等;某些物质运输和存放所产生的扬尘;对大锅炉灶的使用所产生的扬尘。这些扬尘严重污染到空气质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在现场设置围挡,并覆盖容易产生扬尘的物体;利用洒水的方式来沉降空气中的扬尘;对于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将工地上泥土等带出现场;在生活上要使用清洁燃料,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烟尘;对于已经堆放的渣土需要在有防尘措施的基础上及时清运,以尽可能的减少扬尘给大众带来的不利影响。注重绿色现场施工,尤其是在开展建筑施工活动时,施工单位应当尽量减少粉尘、噪声、废物、光及污水等污染。尤其要注意减少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固体废物,并及时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3加强水污染的控制

这里所说的污水主要是指天降雨水及生活和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两大类。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则会污染河流,污染海洋,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造成巨大的隐患,同时也直接或是间接的危害到水中生物,进而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污水,需要进行过滤,或者通过物理方式使大颗粒沉降,吸附一些重金属,或者通过化学试剂改变一些有害物质的性质,使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污水中和,避免排放出去的污水成为污染源。

2.4研究、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2.4.1制定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通过健全相应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充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要求,提倡使用与节约能源及环保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力求促使工程项目朝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用地、节约材料、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将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创新,针对具体的专项工程,采取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系数。

2.4.2广泛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

施工单位应当大力开发相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吸收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科技研发人才,增强企业的科研力量,研发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施工项目中,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投入,缩短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展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制定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切实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2.5.1加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的方式加强环境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污染的防治,降低建筑活动给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性,保护生态环境。在现场对绿色施工管理计划进行有效落实,各个部门和个人根据所涉及的施工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和工作计划。

2.5.2加强现场施工能源管理

其一,注重节材,施工单位应当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制定节材措施,通过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并同时回收利用固体垃圾,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垃圾。其二,注重节水,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尽可能地循环利用水资源。其三,注重节地,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策略等。其四,注重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节能策划,制定相应的节能策略。

2.5.3施工噪声的控制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建筑施工噪声发生在施工期间,其特点是时间集中,位置多变。另外,建筑设备陈旧,安装不当,且缺少必要降噪手段,造成施工工地的附近居民生活受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进行夜间施工,这也是建筑施工扰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宣传,扩大公众影响;从严审批夜间施工;选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对噪音进行监测等。

三、加强管理,推动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加强管理是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向前发展的保障。针对相关审批制度要进行完善,在进行评判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结合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判断,以保证建筑项目能够科学、合理。比如说可在招标文件当中明确提出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有关于环保方面的责任及义务,同时还要注意在承包合同当中也要加上此要求,以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另外,加强行政监管,制定相关评估体系,比如说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增加绿色施工技术的考评等,以保证绿色施工管理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专业和各个方面,它需要建筑企业、施工单位、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建筑施工企业应将绿色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推进绿色施工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证人们的良好生活环境,力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上一篇:试析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探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