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10-29 06:57:02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 要: “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是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养育的九个儿女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均取得傲人的成就。其中,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世界上鲜见的。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始终坚持“人必有爱国心,方可成大事”的宗旨,以“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人生态度,在十几个领域作出贡献。梁氏兄妹的成就是个人勤奋的收获,更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成功。随着历史的演变,家庭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面对世界种种诱惑,家庭教育书刊琳琅满目,家庭教育无从下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学习借鉴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爱国主义、趣味教育、寒士家风等教育内容,言传身教、中西结合、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梁启超 家庭教育思想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梁启超,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育有九个儿女,九个儿女在各自的工作领域无不取得傲人的成就。其中,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个子女始终坚持“人必有爱国心,方可成大事”的宗旨,以“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人生态度,在十几个领域作出贡献。梁思成、梁思礼等兄妹的成就是个人勤奋的收获,更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成功。学习借鉴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爱国主义、趣味教育、寒士家风等教育内容,言传身教、中西结合、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1.注重对个性的培养。梁启超教育儿女时,很注重他们的个性和主观意愿。他说:“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进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1]只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儿女们的专业兴趣选择,无论是建筑还是考古,梁启超都表示赞同。从梁氏兄妹很小时,其父亲就常常提出问题而不下结论,只在疑难处给予点拨,从不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子女,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九个子女采用启发式教育。

2.强调教育中的趣味性。趣味教育是梁启超教育子女的主要方法。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没了趣味,生活就没有意义。他认为教育在于唤起趣味,不可摧毁趣味,趣味应该有始有终,只有“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趣味”[2],指导他们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趣味。只有兴趣盎然,才不会对生活产生厌倦,生活才有意义。所以,梁启超在教育子女时奉行趣味教育的方法,平等民主地对待自己的子女,按照他们兴趣所在引导他们成才。他建议他的子女在专门学科之外,还应选择一两种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重视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在求学上,梁启超主张“猛火熬”和“慢火炖”交互进行,反对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方法。因为只有慢火炖才能很好地消化所熬的。在《论幼学》中,梁启超反对中国传统“先授六经、四书,后授八股试帖”的幼儿教育方式,大力宣扬西方的教育原则,因为西方的教育符合儿童心理成长的规律。梁启超认为教育应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按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

4.言传身教,注重教育中的沟通。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教中,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有时甚至是终身的。言传身教是梁启超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饭桌上,梁启超喜欢和儿女们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谈笑,谈论民族英雄和救国者的故事;儿女在外留学,他不忘通过信件指导他们的学业、学校、兴趣爱好、治学处事。从政时,梁启超时时图国富民强,一生以国为己任;生活中,他爱好广泛、学有所长、强勉刻苦、自强不息。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诫子女,要爱国,独立,乐观,好学,简朴。梁启超的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共同缔造了和谐的大家庭。梁氏子女的成就无疑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家人的良好沟通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个性,因材施教。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方法。理论教育常以讲授讲解、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形式呈现。实践教育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方法。梁启超说:“求知的目的有二:一是求智,二是致用。二者缺一不可,即所谓‘知行合一’,二者兼备方称得上学问。”[3]他常让思成,思永参与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再从生活中提炼新的学问。梁家子女的成就,无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大的启示。

2.坚持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相融合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能与历史分割,需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在适应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后产生的,会对其他的教育内容产生影响。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相适应时,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增强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反之,则有损害和较弱作用,有时甚至破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主张儒家“内圣外王”的原则,以寒士家风教育,但是梁启超并非一成不变地完全接受其观点,他认为“内圣”不应该是死守“三纲五常”,而应追求子女的全面发展。他提倡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体罚教育,主张有爱、民主的教育方式。从梁启超和子女们的相处之道来看,无论是来往信件还是茶余饭后对儿女们的指导与叮嘱,无不体现“父爱如山”的情怀。

3.坚持中西化合的原则,趣味教育,寓教于奖。梁启超在教育子女时,既注意培养子女的国学素质,又让子女学留学西学先进和科学与精密的研究方法。主张儿女在专业学习之余,选择一两种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他认为,过于专门的学习会导致单调的生活,人们极易对单调的生活产生厌倦之情,从而变得苦恼、堕落。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理论讲授上。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艺术性,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4.坚持教书育人两不分的原则,言传身教,注重沟通。梁启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强调:“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他还说:“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越多越坏。”在晚年讲学中,梁启超常强调教书育人的重要,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教书”即向受教育者传授专业知识,“育人”则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知识是易变的、外在的、易陈旧的、易淘汰的,而人的品德、观念、能力、习惯等则相反,其是稳定的、内在的、深层的、持久的。教书育人应强调树立“全人”、“完整人”。

总之,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演绎了一个家族传奇,他的博爱教育、寒士家风趣味教育、为学做人等教子之道,给了世人深刻的启迪。但是,受到历史环境与个性的限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值得商榷之处。研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分析其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能够汲取相关经验和教训,同时指引当下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家长以身作则,进行自我教育,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性,积极沟通,科学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为孩子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品兴.梁启超家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156.

[2]夏晓虹.梁启超文选[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471.

[3]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1116.

上一篇:统筹兼顾 分层推进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