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文本习作资源运用的“三字经”

时间:2022-10-29 06:51:08

念好文本习作资源运用的“三字经”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焦在习作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文本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感悟的主要凭借,更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一、邯郸学步求新意:“仿”

我们现用的教材内容都是精选的,是学生模写的好范本。

1.仿精彩语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都富有特色,描摹性语言的生动细腻,说明性语言的简洁明了……这些语言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只要留心,在教学研读、设计的过程中,从每一篇课文里,我们都能找到精彩语言的模仿训练点。

2.仿典型段落

精彩的片断也是教材中常常能见的,有些段落的精彩来自于结构特点,比如,三上《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挺拔的高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是采用了典型的总分结构,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写一写“热闹非凡。……”

3.仿谋篇布局

到了高年级,我们引导学生模仿的重点须有转移,更多应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文本资源的运用。比如,《秦兵马俑》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在每一自然段中也运用总起句,使得文章的结构很清楚,条理很分明。教学结束以后,我带着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地板城,通过实地观察与指导后,让学生模仿《秦兵马俑》一文的构段方式进行习作,学生的文章基本能做到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二、摇身一变味不同:“换”

采用变换的方法,重组或创新文本的内容,往往会让我们看到学生们无比精彩的习作。

1.文体转换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相机进行不同文体的转换训练,体验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是不错的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会让学生改写古诗文,如“从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所描述的景象”,让学生进行基于诗意的写景描写训练;我们会让学生把写景状物类文章改成演讲稿,如学习了《三亚落日》之后,老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三亚的一名导游,会如何向游客们介绍“三亚落日”的美景呢?我们还会让学生把故事类课文改写成剧本,比如《小稻秧脱险记》等童话类课文、《拔苗助长》等寓言类课文《祈黄羊》等历史故事《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故事,都可以设计改编成课本剧。

2.角度转换

故事类文本,一般都是一个或几个角色在发生的关系。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文本的内涵,往往会看到更多的精彩。

比如《负荆请罪》是一个剧本,课文主要表现的是从蔺相如的角度来叙述这则著名的历史故事的。学生通过读、演理解了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从廉颇的角度再编剧本,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在学生的作品与表演中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率真的特点,与第二幕负荆请罪的知错能改、诚挚秉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3.人称转换

文本用不同的人称来叙写,表现的角度与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教学了《糜鹿》一文后,我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来写一写“糜鹿的自述”。学生在描写的时候,不仅灵活地运用了文本所介绍的知识,还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现传奇经历中遭受的磨难与现在生活的快乐。字里行问都流露出对动物的喜爱。

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拓”

课文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语言综合因素的智慧结晶。但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所观察到的事物远不止课文中所呈现的。这就为学生开展扩写、补白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1.扩写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重点描写了司马迁发愤写书的原因,具体到如何写只用了一幅图、两句话。为了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角色认识,我们常见一些老师在教学到此处对会让学生们写一写:清晨,天色微明,司马迁……;夜晚,万籁俱寂,司马迁……;夏天,烈日炎炎,司马迁……;冬日,寒风刺骨,司马迁……。学生一动笔,静静地写一写,就很快地进入文本情境,化身为意象中的司马迁,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2.补白

《负荆请罪》是一个历史小话剧,是一个两幕剧本。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两幕剧之间并没有用文字写明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的思想转变过程,因此,我让学生也用补写剧本的方式进行想象补白。

3.续写

有些童话类、叙事性文章,根据需要能设计续写性练笔,比如学完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童话,当学生阅读理解文本,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掌握的科普知识以后,我设计了情境练笔:“第二天,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这时小红马也来了。小骆驼……小红马……”学生不仅描述了小骆驼自豪地介绍自己特殊长相的作用,还想像了小红马跟着小骆驼来到沙漠,在行走的过程中,真切地体验到自己以前做法的不对,为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等等。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上一篇:化学新课程要让学生“动”起来 下一篇:实现教学设计与学生需求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