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的荷包会鼓起来吗

时间:2022-10-29 06:38:20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紧接着,2009年12月9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我国正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国家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落实绩效工资的政策。

随后,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增加城乡劳动者报酬。

在年末新旧交替之际,有关居民钱袋子的利好消息如此密集,让人振奋。

收支大调查 70%觉得自己工资偏低

四川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究竟怎么样?2009年12月上旬,《四川党的建设》联合成都汉正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成都随机确定的756个调查样本中,涵盖了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公司职员等职业。工资月收入1000-2000元的占30.42%,2000-3000元的占46.30%,3000-4000元的占13.23%,4000-5000元的占6.48%,5000元以上的占3.57%。

由此可以看出,被访者接近半数的工资集中在2000-3000元左右。工资超过3000元的收入人群还是少数。被访者每月支出主要在1000-2000元居多。从他们的收入支出占比来看,42.33%的家庭支出占到了收入的50%-70%,家庭消费压力比较大。对自己目前工资水平持满意态度的只有16.01%,基本满意的有13.49%,不满意的占70.50%。在对目前收入不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这部分人群中,有92.75%的人迫切希望能增涨工资。

其实,人们对工资的态度已经悄然转化到消费观念上。对被访者消费意愿的调查分析发现,被访者多数在未来一年里消费不会有太大变化,消费上更多的会考虑购买一些必要的电器。在被访者中82.28%的人会谨慎地安排消费,以避免入不敷出的情况。

消费转型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

一连串有关钱袋子利好消息的出台,无疑像一支强心剂,让很多人心里顿时踏实起来。在本刊调查行动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觉得很受鼓舞,认为不久之后,自己的收入应该有一定提升,自己的生活压力会相应减轻。

透过“连串利好”,我们不难看到,在经历了为期一年的消费刺激政策之后,政府已经清醒地看到,仅凭家电、汽车的下乡等消费刺激性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达到拉动内需的效应。长期而言,改变国民收入结构,提高国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帮助农村群众寻找到新的收入增长点,才是继续扩大内需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日前撰文指出:使中国实现消费转型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而这决定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对此观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表示赞同,他说,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利润蚕食工资”的倾向,表现为劳动者的报酬标准偏低,并缺乏工资的支付保障机制(特别是农民工)和正常增长机制。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中国大约是0.2美元左右,欧美发达国家大体上是25-30美元。1997年-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降至39.74%;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升至20.57%。

一切矛头都指向了初次分配,它似乎成了民众“无钱可花”的病根子。

那么,今后的收入分配究竟怎么改?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日前表示,改革方向是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要扩大,同时适当压缩企业和国家的收入。

改革的进程已经加快

改革最终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杨宜勇说,我们曾经画过中国现在的收入阶层图,它类似于一个洋葱,中部不是很突出,下面又有一个平的底部,这是被最低生活保障拉到同一个平均线上的人群。总的来说我们的期望就是调高、扩中、提低,中等收入人群需要扩大,以后能够呈现纺锤形,这也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细则何时出台?杨宜勇日前表示,细则何时出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的进程已经加快。事实上从2009年初,决策层就根据收入分配调整工作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例如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特岗教师收入的提升等都是具体的措施。在杨宜勇看来,收入分配调整的一个难点在于要进一步地提高广大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企业员工要更多地通过自我努力去争取工资谈判的胜利。

工资涨多少?川企增长基准线为13%

2009年12月9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施行《2009年四川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分别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13%、20%和3%作为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上线和下线,本指导线到2010年指导线前有效。

据悉,2009年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9.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96.3元,增收307.1元,增长13.4%。受2008年物价上涨翘尾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全省职工工资总额655.2亿元,增长18.5%;职工平均工资12703元,同比增长15.9%。

《2009年四川省企业工资指导线》还对各类企业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非国有企业应依据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积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尚未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也应将年度工资指导线作为确定本年度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创造条件尽快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国有企业工资分配水平确需突破工资增长上线的,应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同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国有企业已达到本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倍及以上的,原则上不再增加工资。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收入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监管。

上一篇:民生菜单如何落到实处 下一篇:加快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