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异化,为害尤甚

时间:2022-10-29 06:11:07

关于《囚绿记》的主题,教参认为“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笔者以为该文的主题应是爱之异化,为害尤甚。

圆窗外的常春藤枝繁叶茂,细嫩柔软,霖雨之际,淅沥之声不绝于耳,婆娑舞姿轻盈曼妙,足令人陶然而醉。常春藤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象征着崭新的希望,让孤独的“我”感到了快乐。不仅如此,绿叶还与“我”对话,令“我”忘掉尘世的困倦,往昔的不快,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

“我”太爱这绿色了,一方面“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一方面“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常春藤叶“长得快,长得茂绿”,就让“我”更觉赏心悦目;“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无疑能让我与绿藤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因此无论是“我”的愿望还是“我”的行为都是以自我为重心的。而当一切以自我为重心时,爱也就异化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就是要让绿藤“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就是“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就是“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于是曾经无私的爱变了味道,蜕化为地地道道的自私。

然而悲剧并未就此停止。“我”为爱而囚禁了叶嫩须柔的绿藤,但“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绿藤是那么固执,似乎并不领情。但只要仔细想想,这也纯属正常,所谓“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嘛。既然物性如此,那么就顺其自然好了,怎能压抑其生机,遏止其活力呢?然而“我”并未顺其自然,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但绿藤却依然桀骜不驯,这一切深深地“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激发了“我”的执拗之性。于是“我”将绿藤死死囚于陋室之中,终于悲剧发生了。绿藤“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原有之生机已荡然无存,葱茏之绿色更难以重现,殊可怜矣!然而即便如此,“我”却“仍旧不放”,可见“我”已走火入魔,“我”心理之自私、偏执、阴暗也于此得见一斑矣!“我”之所以如此,乃人性使然。人之内心有两个自我,一为天使,一为魔鬼。天使与魔鬼同时存在,彼此缠斗,谁占上风,便决定人会成为怎样的人。

综上所述,是爱的异化导致了人性的阴暗,又是人性的阴暗导致了绿藤的悲剧。爱之异化让人触目惊心,爱之危险让人时刻警醒,此乃作者匠心之所在矣。

上一篇:有什么用 第1期 下一篇:汉英之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