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佳模特儿

时间:2022-10-29 04:09:24

谁是最佳模特儿

打从上小学开始,课堂上的作文题目就毫无例外地出现了:“我的家人”“我的同学”“我的邻居”“我的……”这一类让人大呼“无聊!无聊!”的题目。

照理说,家人、同学和邻居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人,既然“手到擒来”,下笔应该容易些才是。可是为什么老师一出这道题目,我们还是一样搔头抓耳,急得哇哇乱叫呢?

也许,这就是俗语说的“眼大不见山”吧 ?那些生活在身边的人,譬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像当我们存在时,他们就已经是一株活了几百年的大树,开花、结果、落叶,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久而久之,我们的神经也就麻木了、迟钝了。

其实,老师在课堂上出这一类题目是很恰当的,这是因为无中生有很难,相较之下,从实际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就容易得多。围绕在四周的人,不但是现成的“写作范本”,也是“最佳模特”呢。

小学时,我最难忘的印象之一就是隔壁林家阿婆吃鱼的样子。

林家阿婆爱吃一种俗称“剥皮鱼”的海水鱼,这种鱼价格便宜,鱼皮是深粉红色的,蒸熟后,鱼皮就像剥香蕉皮似的很容易剥下来,白色略粗的鱼肉蘸着酱油吃,味道极为鲜甜,我们家也常吃。

阿婆吃鱼的第一个步骤是举起筷子,对准剥皮鱼的眼睛直统统插入,轻轻一挑,那水汪汪、明亮亮的鱼眼顿时随着一圈抖动不安、果冻似的半固体“咻”地一下吸进了阿婆嘴里,接着变成一粒白豆,跌在木桌上滚动。每到这一刻,我就更加聚精会神地看林家阿婆捡起右边的鱼眼睛,用同样动作再吃一次。对此,我感到既新鲜又恐怖,有些人总敢吃些别人不敢吃的怪东西,鱼眼睛在我看来就很可怕。

特殊的感觉有时是无意中发现的,有时是慢慢累积、比较后察觉出来的。以吃鱼的习惯来说,我观

察过的结论就是林家阿婆吃相最“凶猛”。

不过,这个特殊印象并没有让我写成《一个难忘的人》,因为我只不过收集了一个人不可爱的“吃鱼的样子”,但我对这个人其他的一切可以说一无所知,当然也就不能架构成一篇以人物为主题的文章了。

写文章和盖房子都应“有理可循”:为什么要盖?怎么盖?有多大面积?给什么人住?骨架完成后,里头怎么隔间?怎么布置?这一个个的步骤,是很绵密、很严谨的。同样,当我们以人物为主题写作文的时候,也该这么按部就班:他是谁?是描写这人的风趣、慷慨、勇敢、慈祥呢,还是他的懦弱、小气、自私?表现这个人的特色又是为了什么呢?

爸爸、妈妈、妹妹和外婆,常是我笔下的“第一主角”,我之所以请他们出现在“笔的舞台”上,除了熟悉他们,更重要的是希望和读者分享这些人物的可爱和可敬。

我一向避免用笔记叙丑陋的人与事,因为愉悦和美好是我追求的一种人生理想,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恶”和“坏”,但是我的笔可不为它们服务。

上一篇:古堡历险记(三) 下一篇:鬼牙齿(下)